南外实验学校亲子课堂之制作米酒
发布时间:2025-10-19来源:宜宾市南溪区南外实验学校 作者:通讯员 聂洪英 张叙 张胜 程瑞俊浏览量:2570
准备:为“甜”筹备的小期待 假期伊始,不少家庭备好醪糟制作的核心食材——饱满糯米、活性酒曲,还有干净透明的玻璃罐。糯米入清水浸泡,酒曲拆封备用,简单的筹备动作里,满是对后续手作的期待,也悄悄拉开了亲子协作的序幕。 蒸米:等待里的烟火气 泡胀的糯米倒进蒸屉,开火上汽后,米香渐渐弥漫厨房。家长把控火候,孩子搬来小凳守在旁,看蒸汽升腾,盼着糯米慢慢变软。这短暂的等待,没有催促,只有对食材蜕变的静静守候,也让厨房多了几分烟火温情。 拌曲:分工里的小默契 糯米晾至适宜温度,家长先确认米温,避免影响酒曲活性;孩子则小心捻起酒曲,均匀撒在糯米上,再学着大人的动作轻轻拌匀。无需过多叮嘱,你控温我撒曲,分工明确又默契,米香混着淡淡的酒曲味,在厨房悄悄蔓延。 装罐:细节里的仪式感 拌好的糯米轻轻装入玻璃罐,孩子认真将写有姓名的标签贴在罐身,家长协助密封严实。每一个动作都格外细致,仿佛在封存一份珍贵的期待,玻璃罐里的糯米,也成了亲子协作的专属印记。 成品:开罐时的甜蜜惊喜 静置数日后开罐,浓郁酒香瞬间溢出,罐内米粒饱满透亮,酒液清澈甘甜(如图中成品,每一罐都藏着用心)。 孩子舀起品尝,家长也跟着回味,没有复杂调味,却比市面售卖的醪糟多了几分特别的甜。 不少家庭还将醪糟搭配汤圆、鸡蛋,在朋友圈分享成品与亲子互动瞬间。这场居家醪糟手作,没有老师参与,却满是亲子间的陪伴与成长,也让这个国庆,因这碗手工甜酿,变得格外难忘。 颁奖:“亲子酿味金奖” 当国庆的红旗映照着厨房的暖光,当亲子的默契融入每一粒糯米的发酵,这份“亲子酿味金奖”便有了特殊的重量。它不仅是对醪糟醇香的肯定,更是对“实践+亲情”最美的诠释,让我们把掌声送给用双手酿造幸福的家庭!(通讯员 聂洪英 张叙 张胜 程瑞俊) |
责任编辑:陈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