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普光镇土主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

发布时间:2025-05-24来源:宣汉县普光镇土主小学 作者:通讯员 符丹浏览量:2211

2025年5月23日,一场主题为“关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共筑学生心理我健康防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顺利开展。本次培训由我校心理健康老师于佳主讲,旨在提升学校教职工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能力,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161.png

一、深入认识心理危机,把握核心要点

培训中,于老师详细阐释了心理危机的定义:“心理危机是个体因遭遇重大生活事件或长期压力累积,导致惯用的心理应对机制失效,陷入强烈情绪混乱、认知功能失调甚至失控的状态。”同时,强调了心理危机的关键特征,包括突发性、暂时性失控感与危险性,并介绍了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存在性危机、病理性危机等多种类型,帮助参训人员全面理解心理危机的复杂性。

二、精准识别危机信号,筑牢预警防线

针对“如何识别心理危机”,培训围绕“高危学生群体”与“预警信号”展开。于老师指出,有心理疾病史、家庭情感支持差、学业压力大等学生更易出现心理危机。同时,明确了五大预警信号清单:

情绪信号:极端情绪波动、绝望感、表情木讷、情感隔离;

行为信号:社交退缩、危险行为、反常举动;

认知与生理信号:注意力涣散、身体化反应;

事件信号:近期经历重大事件或长期遭遇困境;

语言信号:流露消极或异常的言语倾向。

此外,还提及心理危机高发情景,如春季、新学期开学前后、重大考试前后及重大事件发生时,提醒教职工在关键节点加强关注。

三、多维干预策略,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在干预与预防层面,培训提出一系列措施:

预防教育: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与危机应对教育,定期举办生命、危机主题班会,加强班级心理健康与安全宣传,落实心理委员培训与班级心理晴雨表定期排查。

沟通技术:掌握有效沟通方法,如学会倾听、注重非语言交流、学会提问、换位思考及总结反馈。

校园常见情景应对:面对自伤、自残学生,需了解情况、联系家长、上报心理老师并做好返校前评估;遇到情绪崩溃学生,给予时间、询问事由、与家长沟通并根据情况采取后续措施。强调“不贴标签、尊重真诚、表达信任、保持自身良好状态再处理”等注意事项,确保干预工作科学、温暖。

本次培训通过系统讲解与实例分析,提升了教职工对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学校将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织密心理防护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安全、温暖的校园环境,真正做到“育心”与“育人”相结合,共筑学生心理健康防线。(通讯员 符丹)

责任编辑:归档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