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新”,“立人”实践,成都铁中探索跨学科教育实践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10-17来源:成都市铁路中学校 作者:陈海燕 周钰浏览量:218
10月16日-17日,以“融合·创新·共育未来”跨学科视域下的“双新”教育实践探索开放周活动暨金牛区教育学会驻校会长学术研讨活动在成都市铁路中学校(以下简称:成都铁中)盛大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教育领域嘉宾齐聚一堂,不仅是一次成都铁中跨学科融合、创新教育先行的鲜明办学轨道的清晰展现,也为区域教育交流搭建了重要桥梁,开启了跨学科教育实践探索的新篇章,现场氛围热烈。 成都铁中教科室副主任王琳主持 领导致辞,擘画跨学科教育发展蓝图 10月16日上午九时,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党委书记胡铃冬致开幕辞。他指出,成都铁中血脉中始终根植着厚植根基、立足发展的追求,始终致力于教育的创新突破。他重点介绍了学校以 “一人一课” 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教育创新实践:学校打造“金字塔”式工程课集群,打通创新人才培育到新质生产力发展通道,获评“成都市教育十大案例”,是四川省“英才计划”等重要基地。此外,他还提及学校通过师资建设、资源开发、多元评价体系保障课程质量。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引入更多前沿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致力于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栋梁之才,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铁中力量!”胡铃冬书记的致辞,既展现了成都铁中在教育创新上的坚定决心,也为学校跨学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袁文上台致辞。她指出,本次“双新”引领校开放周活动是国家级“双新”示范区响应国家战略的重要实践,既是响应成都市教育发展部署,也是落实成都市政府“大城市教育联盟”战略的具体行动,核心是将教育强国宏大目标转化为课堂实践与学生素养提升。她表示,跨学科教学实践绝非形式革新,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路径,期待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互鉴,从课堂实践出发筑牢教育强国根基,助力实现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教育发展目标。 金牛区教育学会会长王萍上台致辞。她高度肯定了成都铁中在跨学科教育领域的扎实成果,称赞学校立足“工程”基因,以“立人”课程体系为核心,构建起小学至高中贯通的学科融合培养机制,其在工程教育推进、高校资源对接、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等方面形成的特色实践,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她表示,推动学科融合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成都铁中的探索为金牛区课程改革、学段衔接等工作带来深刻启示,区教育学会也将通过论文评选、学术年会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助力构建开放融合的区域教育生态。 案例引领,深耕跨学科教育实践路径 成都铁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礼洪以“融合创新、培育未来”为题,带来了成都铁中“双新”引领校主题工作汇报。在汇报中,张礼洪以“新时代教育‘急所’”为切入点,阐述跨学科教育对突破“卡脖子”技术、响应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意义。他详细介绍学校依托“工程基因”构建的“金字塔式”工程课程体系,及大中小贯通培养成果,为跨学科教育奠定了基石。他介绍成都铁中探索跨学科教育新范式:“基于学科的主题式”和“基于任务的项目式”两大跨学科教育路径。他表示,为保障工作推进,学校通过教师培训、专家引进、多元评价体系保障跨学科教育推进,表示将持续深化改革、拓展高校合作,为培养创新型未来人才发力。 在汇报过程中,成都铁中教师带来了生物学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学生自制无菌操作箱替代专业设备)、《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的方式》(数字化优化实验装置)两个案例,具象化展示实践成效,为参会教师带来更直观的收获。这些案例不仅是成都铁中跨学科教育成果的生动缩影,也让参会者切实感受到跨学科教学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北京市第101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董广海带来主题为“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专家讲座。董校长首先展示了《古柏复壮》这一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研发的纪实,介绍了如何让《古柏复壮》课程由“宏观深入到微观”,由“定性走向定量”,使课程研究由浅入深,做到课程研发学科全覆盖,使《古柏复壮》课程研发向广度发展,使古柏文化元素拓展到了语文、音乐、美术、物理学科。随后,他以“水质检验及自制净水器”这一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例,具体展示了该课题的课时安排和主要活动和活动评价设计,指出以跨学科主题教学实现深度学习,将课上与课下活动统筹安排。 董广海的讲座,以丰富的实践案例与成熟的教学模式,为参会者打开了跨学科教学实践的新视野,为更多学校开展跨学科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有力推动了跨学科教育实践经验的广泛传播。 课例展示,展现跨学科教学鲜活实践 据了解,此次“开放周”活动持续两天,10月16日下午至17日的课例展示环节采用“课例展示+专家点评”的形式,涵盖生物、地理、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全方位展现成都铁中跨学科教学的鲜活实践。这一环节的设置,既为教师提供了展示教学成果的舞台,也通过专家点评促进了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提升,进一步推动了跨学科教学实践的深化。 成都铁中付娅娣《生化“膜”法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四川省教科院生物教研员何兴明作专家点评 成都铁中初中物理教师杨茉《中国乐器》 成都铁中高中物理教师余淼《探电极变能,测电势寻律——探秘原电池》 四川省教科院物理教研员宋怀彬作专家点评 成都铁中高中化学教师何娇娇《生化秘籍DNA》 四川省教科院化学教研员马红艳作专家点评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合作项目成果展示(工程类课程展示课)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作为成都市首批“双新”引领校,此次“开放周”活动,不仅是一场教育智慧的碰撞,更是成都铁中在“双新”引领下办学成果的集中检阅。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案例,本次活动清晰地展现了学校以“立人”课程为顶层设计、以跨学科融合为核心路径所构建的教育新生态。这条以“融合”为经纬、以“创新”为引擎的探索之路,将为培育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铺就了一条坚实的轨道。(陈海燕 周钰) |
责任编辑:周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