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路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7-09-15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赖波 通讯员 唐玲玲浏览量:3914
2015年,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开启了以构建“乐悦”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学校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及学校“乐学乐教 悦人悦己”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让每一位师生享有自信和成功”的价值追求,完善“乐悦”课程目标体系,重塑“乐悦”课程结构,优化课程组织机构及课程运行机制,形成选课走班、大小课堂和长短课时相结合的龙小特色课程形态。2017年9月,学校在整体规划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聚点研究“课堂实施”“课堂评价”。各年级语文教研组瞄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学习研讨,寻找“乐悦”课堂教学突破口。 9月13日,杨成兰副校长、李婷梅副主任、胡军语文大组长与六个年级的语文教研组长齐聚一堂,围绕“语文课堂的再出发”展开了深入地研讨。 首先,李婷梅副主任明确了语文学科课堂建设重点:一是夯实常规,扎实做好教学“六认真”,在常规中孕育优质;二是找准课堂教学改革突破口,在创新中求发展。同时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应做到不忘根本,从愉快教育的圆心出发,关照“乐悦”文化,设计有趣、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享有自信和成功。 随后,各年级教研组长深入阐述了组内老师的思考。张菁老师讲述了一年级老师设计的生活中识字、晨间诵读等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并确定在绘本阅读、晨间诵读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拓展学生的阅读面。顾新英老师结合低段语文教学特点及二年级组已有的识字教学经验,提出在“周末读书笔记”与“阅读理解”轮转操练等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识字教学研究。唐玲玲老师分享了三年级组老师坚持两年的“读写结合”自主习题集编写及使用情况,并提出本学期继续在“读写结合”方面深入探索,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朱丹老师分享了四年级组形成的语文素养培养策略,确定了“以写带导”的习作专题研究,先放手让学生写作,解放学生思想,教师再因势利导,让个性在习作中飞扬。李桂英老师分享了五年级老师们开展的“悦读书 越快乐”及“读书分享会”等年级特色语文活动,并提出以“经典诵读”“非连续性文本”为生发点,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王熹微老师提出六年级组将在“变革学习方式”方面着力,进行“先学后导 共读共议”的专题研究。
胡军大组长再次强调要树立“以学为中心”的学习观,聚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一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六年级是中小衔接关键的一年,准备在每个单元精选一篇课文,师生共读共议,其余篇目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加以落实,让学生形成带得走的能力。 杨成兰副校长对本次研讨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今天的研讨主题定得很好,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落地的必由之路。各年级教研组都有非常深入的思考,确定的突破口均基于学情、基于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这样的教学改革是有根之木、有源之水。在改革的进程中,一定要明晰研究的目标,探索有效的实施策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课堂教学在各种有趣、有效的活动中活起来,让学生的身心动起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生长起来。”尔后,杨成兰副校长对各年级组的课堂教学活动逐一进行了细致地指导,让老师们深受启发。 此次研讨活动,老师们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在碰撞和交流中思考更为深广,诞生了既有助于“夯实基础”,又能彰现“多元拓展 博阅乐写”的新方法、金点子。“深挖井 序列化”的教学研究必将更为有效地推动语文课堂教学向“精、广、趣、实”的方向生长。(赖波 通讯员 唐玲玲) |
责任编辑:田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