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路小学新都校区教师借力AI,创新校本研修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08来源: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新都校区 作者:翁玉华 通讯员 万施睿浏览量:5232

2025年7月2日,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新都校区以“AI赋能,重构教师团队研修新模式”为主题的首届学术节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成都市课改专家莫芮,武侯区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甘雪梅和数学教研员何瑜姝,新都区教科院副院长魏万科,新都区教科院发改所所长郭晓莉,新都区教科院数学教研员张世军等现场指导。同时,学校还邀请了家长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节。

一、破茧:以“6114”模式启航新研究

会议伊始,成都龙江路小学新都校区校长徐攀分享了学校着力构建的“6114”校本研修模式。模式致力于摆脱校本研修中系统性研究不足、缺少鲜活的生长性,团队支持缺乏长期性的困境,切实解决教师发展中的“真”问题,同时借力AI,让教师形成“共生机制”,进而促使不同层面的教师专业得到高质量发展。

640.jpg

二、深耕:AI助力下的研究探索与实践

1.数智启思:低段推理的“数字密码”

数学研究团队主持人阎丽老师解锁“智慧引擎”,团队以“以AI为工具,聚焦低段推理意识培养”为主题,分享了在“6114”模式下,基于现实需要确定主题“小学低段数学推理意识培养研究”,展示了对该主题的论证和各阶段研究中如何解决新问题,同时对成果与收获进行了梳理,形成了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推理意识的方法和措施。

640 (1).jpg

陈悦玲老师带来低段《填数游戏》的数学课堂实例,展示了在AI助力下进行推理意识培养的课堂样态。黎茜和胡梦琪老师分别从实践及理论角度对该课堂进行了深度点评,深刻感受到:孩子的思维空间有多大,教师的专业脚步就该走得多远。

640 (2).jpg

2.文慧辩真:语言深处的思辨之光

语文组研究团队主持人郭莉老师以“小处着手,实处着力”为主题分享了“6114”研修模式的实践过程。团队从现实问题、课标要求等角度提出“小学低段语文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主题和研究价值论证,深入介绍了各阶段的研究实践及研究成果和成效。

640 (3).jpg

赵芬老师与孩子们在《坐井观天》的课堂中,展示在AI的加持下,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让思辨能力在读文品句中得到培养。钟宜珂和罗霞老师从理论角度、石虹和尉超老师从实践角度深度解读了课堂,认为思辨不是争论,而是理解;语文不只是语言,更是看待世界的方式。

640 (4).jpg

三、领航:照亮“6114”校本研修之路

最后,专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给予“6114”校本研修模式予以肯定,认为核心素养把握精准,此次研修模式的展示“学术味浓、科技感足、学生学习能力强”,充分肯定研修模式的传承与创新等。专家们建议:在AI赋能校本研修中,还可以在赋能方式、技术使用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新都区魏院长对本次学术会给予了高度赞扬,并表明期待下一届学术节的精彩呈现。

640 (5).jpg

AI是工具,教育是温度;教研是路径,成长是方向。这与龙小“以愉悦生长为核心,让每个学生都享有自信和成功”的教育追求不谋而合。未来,龙小新都校区将继续秉承“乐学乐教 悦人悦己”的办学理念,在AI赋能的教育之路上深耕不辍,让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绽放独特光芒,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翁玉华 通讯员 万施睿)

责任编辑:杨紫薇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