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蜀都犀方路小学锦城校区聚焦“多动”孩子,赋能“专注”课堂

发布时间:2025-10-29来源:成都石室蜀都犀方路小学锦城校区 作者:翁玉华 通讯员 冯亚苏浏览量:3075

在教育的热土上,每一朵花都有其独特的绽放姿态。有些孩子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却常常被贴上“好动”“分心”的标签。如何真正理解他们,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享受学习?这需要每一位教育者用专业与爱心去探寻答案。为此,成都石室蜀都犀方路小学锦城校区于近日成功举办了以“多动的孩子也能好好学”为主题的心理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全体班主任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智慧与温度的探索之旅。

20251028_232900_613.jpg

破冰启思:走进“多动”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研伊始,校长吴雪娟便以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点明了主题:“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需要特别引导的孩子’。”她首先带领老师们科学地认识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核心特点——并非简单的调皮捣蛋,而是大脑神经发育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在注意力维持、冲动控制和活动水平上面临真实挑战。

吴雪娟强调,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当我们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生理原因,才能放下苛责,转而用科学的方法给予支持。

20251028_232900_614.jpg

赋能课堂:从理论到实践的“工具箱”

针对多动症孩子的特点,吴雪娟分享了一系列落地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班级管理技巧,为班主任们提供了满满的“干货”。

20251028_232900_615.jpg

同心共育:搭建家校合作的坚实桥梁

吴雪娟特别指出,对多动症孩子的支持,绝不仅是学校的孤军奋战。有效的家校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她建议班主任们:1.主动沟通,统一战线:定期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进步与困难,形成一致的教养观念;2.分享策略,形成合力:将学校使用的有效策略分享给家长,帮助他们在家庭中创造一致的支持环境;3.传递希望,给予力量:让家长了解,多动症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通过科学干预,孩子拥有无限可能。

20251028_232900_616.jpg

案例点睛:在真实故事中看见成长

理论结合实践方能焕发生命力。吴雪娟分享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一位“小马达”式的学生,经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通过“任务分解”“积极强化”和紧密的家校沟通,孩子从坐不住3分钟到能专注完成15分钟的任务,学习成绩和同伴关系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个真实的案例,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深受触动和鼓舞。

20251028_232900_617.jpg

活动最后,吴雪娟与班主任们共同展望未来。大家一致认为,本次教研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对特殊需要学生的研究,推动个性化教育方案的探索,致力于营造一个更加包容、支持每一位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翁玉华 通讯员 冯亚苏)

责任编辑:陈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