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能力贯通培养”,解北一小教师呈现精彩课堂
发布时间:2025-10-22来源:成都市解放北路第一小学 作者:陈海燕浏览量:2436
为深化小学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落实“学习、实践、情感”三核心能力跨学科跨学段贯通培养,2025年10月21日,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迎宾路小学校承办的“思维能力小学学科内涵具化与发展”主题活动在成都市迎宾路小学校顺利开展。其中,成都市解放北路第一小学(以下简称:解北一小)胡燕老师执教的《我和时间交朋友》一课,以趣味化、实效化的教学设计,为在场教师呈现了一堂生动的时间管理思维启蒙课。 趣味课堂:让时间管理“看得见、摸得着” 课堂伊始,胡燕以童趣化的情境搭建,迅速点燃学生探究热情。她通过“时间小侦探”任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时间都去哪儿了”,从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记录,到周末一天的时间轨迹,让抽象的“时间”变得具象可感。 为了让方法落地,胡燕创新推出“任务导航仪”“时间计划表”等工具,以色彩区分任务优先级,带领学生现场规划“周末时间”,从“盲做任务”到“按表执行”的转变,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时间管理带来的效率提升,真正实现“和时间交朋友”的课堂目标。 思维启智:跨学科视角下的能力生长 《我和时间交朋友》一课打破单一“时间管理课”局限,实现多学科融合的思维培育。胡燕通过“时间小偷”动画引导学生用连贯语言描述时间浪费行为,锻炼语言表达与思维梳理能力;借助“任务导航仪”分类任务,结合时段规划活动,渗透数学逻辑与时间刻度认知;以“周末任务规划”“鲁迅时间计划表分析”为实践场景,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转化学科知识、提升决策能力,使“思维能力”在多学科协同的观察、表达与实践中具象生长。 专家点评:思维训练的具象实践与价值延伸 课后互动中,多位教育专家结合课堂呈现展开深度点评。有教研员指出:“这堂课的价值不仅在于教会孩子管理时间,更在于培养了他们‘目标导向、逻辑分析、主动优化’的高阶思维,这正是小学学科思维能力具化发展的生动体现。” 道德与法治工作室负责人程丽蓉从元认知视角解读课堂,认为胡燕的课堂清晰呈现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路径。 成都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周玫对胡燕的课予以肯定,认为其以元认知训练为核心的设计思路,成功融入了多学科思维,为道德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活动回响:共探核心能力培养新路径 本次活动中,除胡燕的精彩课堂外,胡友红、兰馨雨、程丽蓉等老师的课例分享与互动交流,也从不同学科视角呈现了思维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跨学科跨学段活动,旨在打破学科壁垒,让‘思维能力’从课标中的‘抽象概念’变成课堂里的‘可操作方法’,最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 未来,解北一小将继续聚焦“核心能力贯通培养”,通过更多优质课例的打磨与分享,推动学科思维教学走向深入,打造兼具思想高度与生活温度的课堂,为学生成长铺就充满智慧的发展之路。(陈海燕) |
责任编辑:郭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