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特校:AI赋能个性教学,精准助力育人实效

发布时间:2025-10-17来源:四川天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田文进浏览量:2700

在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化推进、个性化教学需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为帮助教师突破“学生差异难适配、个性化资源开发效率低”的痛点,推动大语言模型技术与个性化教学深度融合,四川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5年10月16日在四川天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北校区组织开展“大语言模型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专项培训。本次培训采用“课例观摩+策略分享+实操拆解”模式,特邀钟春燕、梁悦、叶欢、白贵忠、华义五位老师主讲,聚焦“如何用AI实现因材施教”核心目标,为教师提供可落地、可复用的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20251017_150731_000.jpg

课例展示《我有一双手》

钟春燕老师以“满足二年级学生认知差异、实现个性化表达训练”为核心,设计《我有一双手》课堂,并在课例后拆解大语言模型如何贯穿“课前-课中”,为不同能力学生提供适配支持。

20251017_150731_001.jpg

课例展示后,钟春燕分享了AI赋能生活语文课堂的个性化路径,通过豆包、DeepSeek输入“二年级生活语文《我有一双手》+学生差异”,生成分层教学框架,缩短备课中“差异适配”的设计时间;用豆包为基础层学生生成“洗手、穿衣”等动作图片,帮助其建立“动作-词语”关联;为进阶层学生生成“我的手会洗手”“我的手会画画”等短句配图,辅助其组织语言;通过可灵AI将静态图片转化为动态视频(如“双手系鞋带步骤分解”),为认知较慢的学生提供反复观察的机会。

20251017_150731_002.jpg

专题讲座《AI赋能生活数学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

梁悦老师通过图示化讲解,分享AI生成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方法,确保教案“精准对接学生需求”。首先要锚定学生差异与个性化目标,明确AI生成教学设计需包含的六大关键信息,尤其突出“差异适配”要素,形成标准化提示词模板。同时,梁悦认为AI教案仅作初稿,需补充细节(如分层强化物)、调整难度(依学情增减任务量)、审查适配性,避免直接照搬,让教案真正适配学生。

20251017_150731_003.jpg

专题讲座《大语言模型在普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叶欢老师结合英语学科“听说读写”能力培养需求,分享大语言模型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个性化支持,精准对接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需求。如用WPS中的智能体生成教学PPT,用班级小管家帮助布置、收集和分析作业,帮助教师精准辅导。

20251017_150731_005.jpg

工具实操《AI工具在教学与创意领域的应用探索》

新区特教教研员华义老师和天府特校校长白贵忠共同为大家演示了AI助力练习题的多样性和教学重难点突破实操。用AI生成练习题分为3个步骤,第一步,由少到多向AI提问,获取丰富的练习题;第二步,由多到少,结合教学要求遴选练习内容;第三步,由少到精向AI深入追问练习的实施过程。对语文学习中“理解情感难”的学生,将《桃花源记》中“理想社会”转化为生动的图片,深化理解。

本次成都市特殊教育菜单培训圆满落幕。通过“课例展示+专题分享+实操拆解”,参训教师不仅掌握了“豆包”“可灵AI”“文小言”等工具的特教应用方法,更明晰了“技术服务特教需求”的核心逻辑。参训教师反馈,本次培训“案例真实、实操性强”,未来将尝试在教育教学中应用AI工具,推动个性化教学落地。(黄小林 通讯员 田文进)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