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创新路 成华特校亮相第十七届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2025-07-29来源: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孙林馨 通讯员 覃佳利 张瀚文浏览量:2291
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卓越发展的创新平台,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卓越成长,必须有自己的新作为。2025年7月23日至26日,第十七届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论坛暨名师卓越成长峰会在云南省昆明市盛大启幕。这场盛会以“创新发展、卓越成长”为主题,聚焦成长话题,突出研训特色,专家深度解析,直抵发展前沿,名师成果展示,对标课改一线,理念契合实践,高度融会深度,以达成引领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新方向、探讨名师工作室品牌建设新路径、揭示名师轻装前行新境界、启发教师卓越成长大智慧的目标。 此次论坛吸引了全国多地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副书记、副校长、成都市刘小龙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成都市成华区覃佳利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覃佳利及学校青年教师张瀚文深度参与,在思想碰撞中汲取养分,于经验交流中传递成华特教智慧,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室创新成长探寻新路径。 主题论坛:瞻望前沿,锚定教育发展航向 23、24日,主题论坛陆续开展,各专家学者与教育同仁聚焦教育家精神、人工智能素养等前沿议题,为教育发展锚定方向。 中国现代知名教育专家、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先生围绕《教育家精神照亮名师成长之路》展开分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熊璋先生以《人工智能素养是未来教师的发展之本》为题进行报告;上海金瑞学校校长、特级校长程红兵博士带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分享;常州市金坛区教育局副局长、语文特级教师张五芳老师分享《从实践到表达: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生导师李政涛教授展开题为《智能时代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正高级教师王月芬博士以《单元视角下教学、作业、评价一体化改革》为题展开分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李玉顺教授围绕《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课堂教学发展》进行报告。江苏省高中历史教学建构与实践研究所负责人、特级教师唐琴女士分享《变教学困境为教研动力: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的行动路径》。 前沿理念与实践分享如同明灯,照亮教师探索创新实践的新航道,推动团队锚定发展航向,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积蓄思想动能。 专题分论坛:深耕细作,碰撞实践创新火花 7月25日,专题分论坛多场地并行,围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与班级管理”“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三大主题,为教育实践创新搭建研讨平台。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中,专家学者聚焦生成式AI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实践、教师高层次专题发展路径展开交流,为教师培训体系升级、专业发展路径拓宽提供新思路。聚焦“学校发展与班级管理”论坛,教育同仁们围绕卓越管理者的关键胜任力、AI时代班主任工作思维变革、良好班级关系的建立进行分享,为学校发展与班级建设打开新视野,推动团队思考如何结合本土学情,打造更具温度与实效的管理体系。针对“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研讨,论坛紧扣名师工作室的品牌特征与传承创新、成果凝练、创新发展路径展开分享,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优化发展、深化专业引领效能,积累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成果共享分论坛:输出实践,展现特教探索硕果 7月26日上午,成果共享分论坛聚焦“名师工作室创新发展与教育教学成果交流”。覃佳利副校长代表成都市刘小龙名校长工作室登台,以《同城聚力筑根基 领航特教践初心——成德眉资同城化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领导力提升实践探索》为题,全方位分享成华特教协同发展经验,从四大维度展现探索硕果,即“启航篇:聚焦‘起点与初心’,凝聚协同共识”“砺耕篇:着力‘实践与深耕’,锻造领航能力”“华章篇:呈现‘成果与影响’,彰显协同效能”“展望篇:共汇‘未来与方向’,绘就发展蓝图”。下午,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研究项目发起人朱孝忠先生对论坛进行总结。随着成果表彰的结束,本届峰会圆满落下帷幕。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沉甸甸的责任踏上归途,相信这些在论坛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将在全国各地的教育实践中落地生根,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从主题论坛的前沿瞻望,到专题分论坛的实践深耕,再到成果共享分论坛的经验输出,成华特校团队在此次论坛中,完成“学习-思考-分享”的深度闭环。此次参会,不仅为成华特教带回多元理念与实践思路,更让成华经验走向全国舞台。未来,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将持续以开放姿态拥抱交流,融百家之长、聚团队之力,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以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为领航,让“同城聚力、领航特教”的实践探索,绽放更耀眼的育人光芒,为特殊儿童的美好明天筑牢教育根基。(孙林馨 通讯员 覃佳利 张瀚文) |
责任编辑:周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