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音附小“卓越管乐团”在2025“聂耳青少年乐团展演艺术周”中再获金奖
发布时间:2025-07-28来源:四川音乐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作者:翁玉华 通讯员 李彬浏览量:1880
7月20日—7月24日,由中国管乐学会、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与中共花溪区委、花溪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花溪之夏·聂耳青少年乐团展演艺术周”比赛在贵州大学音乐学院举行。四川音乐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卓越管乐团”凭借扎实的音乐功底和精湛的演奏技艺,在来自国内外各地的37支青少年乐团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本次比赛“金奖”(全国小学组第一名)。这一优异成绩不仅是对同学们音乐才华的高度认可,更是学校音乐教育成果的有力见证,彰显了学校在音乐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实力。 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艺术教育品牌,“卓越管乐团”始终依托四川音乐学院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了专业且系统的艺术培养体系。学校特别引入四川音乐学院专业的专家顾问团队,提供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及优质稳定的师资力量,为乐团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成立以来,川音附小“卓越管乐团”始终秉承“追求卓越”的宗旨,在四川音乐学院及学校各级领导与专家的悉心关心和专业指导下,深耕艺术教育,精进演奏技艺。十四年间,乐团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及展演中,始终保持高水准的专业表现,累计斩获数十项金奖、一等奖及最佳展演奖、两届“聂耳”青少年乐团展演艺术周比赛金奖等重要荣誉,成为了全国青少年管乐团中的标杆之一。 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川音附小艺术教育的显著成效,更体现了“卓越管乐团”在艺术道路上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为青少年艺术人才的培养树立了典范。 匠心打磨,共赴音之约 学校管乐团备战“聂耳杯”纪实 在“聂耳杯”青少年管乐大赛的舞台即将拉开帷幕之际,学校管乐团的师生们以最饱满的热情与最严谨的态度,为这场国际性的音乐盛会全力以赴。从校内的系统备战到异地的赛前冲刺,每一个音符的打磨、每一次声部的磨合,都凝聚着团队的汗水与智慧,更彰显着对音乐的敬畏与执着。 校内深耕:专家领航,筑牢根基 为在大赛中呈现最完美的状态,乐团的备战工作早在数月前便已启动。学校高度重视此次赛事,特别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的专家及顾问团队,组成专项指导组,为乐团提供全方位、高强度的专业辅导。 专家团队结合“聂耳杯”对青少年管乐合奏的要求,从曲目选择、声部编排到情感表达,逐一进行细致打磨。针对合奏中易出现的音色融合度不足、节奏统一性偏差等问题,专家们通过分声部指导、声部对抗训练、整体合排复盘等方式,帮助学生精准把握单簧管的悠扬与小号的嘹亮如何交织,长笛的清脆与大号的厚重如何平衡。每一次指导课后,师生们都会及时总结反馈,将专家的建议转化为具体的改进方案,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让技术愈发扎实,让配合愈发默契。 异地冲刺:专注当下,精益求精 抵达贵阳花溪后,大赛的紧张氛围日渐浓厚。为克服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乐团迅速调整状态,将酒店餐厅临时改造成“备战音乐厅”。每天傍晚,夕阳尚未沉落,排练厅里便已飘出乐器调试的细碎声响;待到夜深一些,那整齐划一的节奏仍在厅内久久回荡——这是师生们以时光为刻刀,用专注作刻痕,细细打磨着每一个音符的细节。 从乐句的强弱处理到呼吸的精准配合,从演奏姿态的统一到情感表达的共鸣,大家反复推敲、不断完善。有同学为了一个音符的发音角度,对着镜子练习数十次;有声部为了与其他声部的节奏严丝合缝,单独加练到手指发麻。这份“吹毛求疵”的坚持,不仅是对技术的极致追求,更是团队精神的生动体现:当一个声部出现偏差,其他声部主动放慢节奏配合调整;当有人因紧张出现失误,同伴们会用眼神传递鼓励。在反复打磨中,团队的凝聚力愈发强大,每个人都深刻体会到:管乐合奏的魅力,不仅在于个人技巧的展现,更在于“1+1>2”的协作力量。 成长赋能:不止于赛,更在于行 对参与此次大赛的同学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展示艺术才能的机会,更是一段收获成长的旅程。在日复一日的排练中,他们不仅提升了演奏技巧,更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倾听与包容——懂得如何在突出个人声部特色的同时,兼顾整体的和谐;在遇到分歧时,学会用沟通化解矛盾,用协作达成共识。这些在音乐之外收获的友谊、协作、沟通能力和自理能力,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珍贵的财富。(翁玉华 通讯员 李彬) |
责任编辑:翁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