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点亮科创之光,共筑未来之梦
发布时间:2025-07-11来源: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 作者:赖波 赖羽纶 通讯员 苏扬浏览量:2007
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举办的“智启未来,创享无限”青少年科学院共享课程开放日活动,宛如一颗投入教育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创新与探索的涟漪,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科技知识、推动教育创新等方面意义深远,为区域科创教育树立了典范。 一、多方协同,凝聚教育合力 此次活动得到了高新区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李伟老师在指导讲话中,对学校在资源整合、平台搭建和区域科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给予高度肯定,并承诺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这体现了政府部门在推动教育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活动提供了政策与资源的保障。袁春玲副校长的致辞则从学校层面出发,强调了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的紧迫性,凸显了学校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的责任担当。政府、学校双方协同合作,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区域科创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学生展示,彰显创新活力 活动中,学生们成为舞台的主角。四年级4班舒启航、李羿心及四年级11班王蓥皓同学展示的自动云梯车、智能鱼缸等项目,充满创意且紧贴生活,充分展现了学生们扎实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无限的创新潜力。这些作品不仅是学生们个人努力的成果,更是学校人工智能课程育人成效的生动体现。通过这样的展示,学生们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三、多元体验,激发探索热情 活动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体验环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AI下棋体验课中,孩子们与AI下棋机器人对弈,在挑战与乐趣中学习新的思路和技巧,对棋类运动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这一体验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AI助盲小帮手,文字魔法奇妙游》共享体验课则引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简易助盲应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技术原理,体会科技向善的力量,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航天科普专家刘再华老师的专题讲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人工智能与航天探索的融合将开启全新时代,激发了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向往和追求。 四、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 此次活动面向区内多所小学开放,吸引了众多师生代表参与。通过创意作品分享交流、专家讲座聆听、多种人工智能体验课程等,实现了优质科技教育资源的共享。不同学校的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促进了区域科技教育的均衡发展。这种共享模式打破了学校之间的壁垒,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的科技知识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五、持续发展,展望璀璨未来 活动历时五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兴趣与热情。然而,科技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努力。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青少年科学院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实践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深入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同时,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教育生态,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科学的海洋中畅游,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 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青少年科学院共享课程开放日活动是一次成功的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它为区域科创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点亮了更多孩子的科学梦想。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科学院共享课程的“星火”必将燎原,照亮区域科创教育的璀璨未来。(赖波 赖羽纶 通讯员 苏扬) |
责任编辑:祝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