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实验幼儿园:玩具称重记

发布时间:2025-07-23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浏览量:2612

建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持续探究、发展能力与积累经验的途径。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东宇在一条长木板的两端不断添加积木。被询问时,他回答:我搭了一个,要称飞机的重量!知道了飞机有多重,才能知道它能坐多少个人。东宇的构想与实践,引发了中三班孩子们对称重的好奇,一场自主探索的称重游戏由此展开。

第一次称重,东宇将一个纸砖作为底座,上面平放了一块长木板,搭建起。他将飞机玩具和积木块放在木板上,对田麒林说:麒林,再加一个标识在上面。麒林回应:加一个货车。东宇接着提议:再把盒子放在上面。他们持续在木板的一端添加材料。随着重量增加,逐渐失衡,最终倒塌。

这一过程体现了中班幼儿对称重概念的兴趣和初步理解。他们自发运用材料构建工具,尝试通过添加物品测量飞机重量,展现出主动探究精神。结构因失衡倒塌的失败,成为了经验来源。

无标题.png

汲取初次尝试的经验,孩子们开始第二次称重探索。东宇选择一块更稳固的单元积木作为底座,将长木板平稳架在上面。倍倍将玩具飞机放置在木板一端。轩轩在另一端添加小积木块,并不断增加数量。

幼儿自发尝试控制变量,通过逐一添加精确寻找平衡点,将抽象的重量转化为具体的 6 块小积木,实现初步的量化表达。游戏过程中虽有冲突,但最终通过沟通调整达成目标,体现了社会性交往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称重游戏的深入,中三班越来越多的孩子自发加入,寻找材料搭建自己的,称量积木区的物品。为支持他们的发现和记录,积木区投放了简单的《称重表》,鼓励幼儿记录称量结果。

实验结束后,孩子们发现物品需放在左右两边相同的位置,位置不一样会产生倾斜。他们捕捉到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变量 —— 重物悬挂的位置(力臂长度),并指出两边物品距离支点(中心点)不一致(一个在边缘力臂长,一个在中间力臂短),即使重量相同,也会导致不平衡,直观感知到力臂对平衡的影响。

随着称重经验的累积,中三班孩子们的探索发生质的变化。他们的游戏从最初的率性尝试,逐渐展现出对精确性的追求,称重前观察是否平衡,称重时小心摆放物品位置,称重后及时记录结果。

这场源于幼儿自主游戏的称重探索,让他们在玩中学、做中悟,也体现出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作为教师,需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自由的环境、给予适时的支持,让孩子们在探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孩子们在游戏中展现出的好奇心、创造力、合作精神,是教育的珍贵成果。

责任编辑:李芮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