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附小“星光好老师”段明娜:追光自然育新苗,深耕科学绽星光

发布时间:2025-07-03来源:成都大学附属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吴裕程 段明娜浏览量:2971

当露珠在草叶折射晨光时,她带着学生俯身泥土寻找生命的逻辑;当星轨在夜空铺陈奥秘时,她的课堂正点燃孩童眼中的宇宙之火。这位以自然为经线、科学为纬线的编织者,在小学教育的方寸天地间,书写着万物启蒙的诗行。

20250703_135038_194.jpg

天地万物皆课堂:在自然中寻找答案

段老师笃信,最好的科学启蒙就在身边。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学家,却有着对自然万物的深切热爱与好奇。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去听鸟鸣、辨树叶、看云卷云舒。在她眼中,一片飘落的叶子、一颗形状奇特的石头,都是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

“孩子们需要亲眼看到、亲手触摸。”段老师说,“当他们在腐叶堆里发现正在变化的蛹,在岩石层里辨认出沉积的痕迹,那种惊奇和领悟,是课本插图无法替代的。”她希望自己是一扇窗,让孩子们透过它,感受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与逻辑,理解科学并非遥不可及的知识,而是解读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方式。

跨界学习拓视野:把前沿科学带进教室

视野无界,学无止境。深知科学教育需视野开阔、根基深厚,段老师持续拓展知识边界,丰富教学储备。她积极向团队学习,深入钻研科幻教育,理解其激发想象力、培养前瞻思维的独特价值;更走进“神州科学空间”等专业场馆,系统学习航天、天文等前沿知识。这些“走出去”的学习经历,不仅更新了她的知识库,更将宏大的科学视野与前沿动态带回课堂,为学生打开通向更广阔科学天地的大门,让教学始终充满时代气息与探索张力。

点燃思维火花:在方寸之地构建探究乐园

段老师的科学课堂,根基源于她对自然的真切体悟和对知识的持续更新。她特别注重动手实践,精心设计创新小实验作为探究的起点。她的课堂核心是思维的进阶训练——鼓励提问、引导假设、设计验证、反思结论。同时,她巧妙地将生态保护的责任感融入其中,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逐渐形成了“认知-行动-评价”相融合的科学探究模式。

她常说:“科学课的目标,不是让孩子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让他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追问的勇气。”她更希望孩子们成为主动探索的“蒲公英种子”,随风去寻找答案,而不是成为静止的“风向标标本”。

20250703_135038_223.jpg

有人问:小学科学教师能改变什么?

她以行动作答——

当一个孩子蹲在泥土边,认真思考如何为蚯蚓营造更舒适的家园时,他已在学习理解生命、尊重自然;

当一个少年仰望星空,试图用望远镜解读光年之外的信息时,探索未知宇宙的种子,已悄然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这份教育事业的深远意义,从不局限于试卷上的分数,而在于它如何唤醒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去倾听万物的细语,去感受科学的光芒,并在这种共鸣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探索方向。(赖波 通讯员 吴裕程 段明娜)

责任编辑:杨紫薇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