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小学走进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探寻融合教育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3-31来源:四川天府新区永兴小学 作者:黄小林浏览量:2580

3月20日-21日,四川天府新区永兴小学教学和心理团队走进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参加了一场跨省域、联区域的教育交流盛会,与来自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以及深圳市龙岗区、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兴平市等8所学校的30余名教育工作者,分别走进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走进学习支持中心,围绕共同体特色教育品牌模块——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学习支持系统”展开深度交流与考察。此次行程涵盖校园参观、特色课程观摩及专题研讨,为学校探索融合教育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沉浸式校园参观,感受特色育人空间

在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老师们走进了占地1.8万平方米的人文艺术空间,被其“五区融合”的设计理念深深震撼。在美育画展区,孩子们通过沙盘画、主题创作等自主表达,展现了以美育人的前沿实践。历史文化区还原了兵马俑考古场景和古画中的“亭台楼阁”,学生们在沉浸式学习中探索历史文化;科技探索区则通过实验活动激发科学兴趣,真正实现“知识融入场景,实践建构认知”。 

在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永兴小学团队参观了少年科学院。科学教育区通过15个主题模块的探究活动点燃学生好奇心,两校的空间设计均以“全场景育人”为核心,将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深度融合。  

专家分享:“支持”系统的精准“画像”

赵微教授以《学习困难学生“三层级 双系统”支持体系构建——小学学习支持中心建设》为主题,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效果怎么样?”等方面,介绍了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习支持系统的核心理念与全模式运行机制,深入阐释了基于脑科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干预策略。

20250330_192220_003.jpg

罗坤校长以《“一个都不能少”小学学困生“双系统 三层级”教学支持系统的探索与实践》为题,重点从具体落地、运行经验等方面,对学习支持中心在学校的实践做法、实施效果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20250330_192220_004.jpg

刘朦朦副校长对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体系——“AI教研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现场演示,展示了AI赋能教育的显著成效。

20250330_192220_005.jpg

永兴小学教师团队还与专家、教师们就“如何平衡教学进度与个性化辅导”“教具设计与认知训练匹配”等难点展开研讨,为后续校本化实践积累经验。  

实地观摩:因材施教的科学力量

期间,考察交流团一行分别走进两所成员校的学习支持中心,学习支持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建设理念、建立流程等方面。刘朦朦副校长详细介绍了学习支持体系在集团学校内的构建要点,以及模式的整体推广形式与基本情况,同时还对学习支持中心推广过程中的具体落地与应对举措进行深入探讨。

20250330_192220_008.jpg

20250330_192220_010.jpg

大家走进语文、数学、英语课堂,观察一线学科教师如何通过目标行为检测单、个性化学习任务单、问题分层处理、生生互助等策略,在课堂上对认知发展缓慢、行为习惯不良等类型的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支持;走进资源教室和蒙氏教室,观察语文、数学学科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通过个性化处理的小组干预材料,在小组内对语文、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小组式的差异化教学支持。

携手共进,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学习交流不仅为永兴小学提供了可参考的融合教育模式,更搭建了跨区域教育协作的桥梁。永兴小学团队将带着宝贵的学习经验,进一步探索学校融合教育的新路径。

分享经验,助力前行

永兴小学团队回到学校后,由张颖主任将本次学习到的经验分享给学校的每一位老师。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永兴小学一定会探索出适合学校的融合教育新路径。(黄小林)

责任编辑:张盈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