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幼儿的奇妙科探之旅
发布时间:2025-07-23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浏览量:3181
幼儿户外游戏具有自主性和自然性,能促进幼儿智力、游戏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乐山市实验幼儿园文星中三班的孩子们迎来了全新的户外游戏场地,场地里的攀爬网迅速捕获了孩子们的目光,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由此,以攀爬网引发的 “滑行道” 游戏应运而生,孩子们踏上了一段奇妙的滑行科探之旅。 户外游戏场地变更后,中心的攀爬网最受孩子们喜欢,攀爬网上时不时会出现摇晃、攀爬的身影。孩子们对攀爬网展现出新的探索兴趣,提出了斜坡滑行的想法。面对滑行难题,他们自主思考和讨论,观察到网格大小和绳子粗细等影响因素,展现出初步的分析能力。在滑行游戏的体验中,孩子们尝试利用竹梯来降低摩擦力,这展示了他们对摩擦力概念的初步认识。 孩子们带着寻找大木板的想法开始在教室和户外进行搜索,从各种各样的材料中,轩轩锁定了教室里搭建区的长形木板,沛霖、贝贝和璐璐看见长形木板光滑的表面也相继表示同意用长形木板试一试。几人分工合作,把搭建区所有的木板拿到户外,于是新一轮的试验开始了。这个阶段,幼儿已经开始综合考量材料形状、尺寸适配等问题,思考方式也正从简单问题慢慢向复杂问题延伸,初步形成多维度的科学思维方式。在有了成功铺成局部滑行道的经验后,大家又有了新的想法,即把整个攀爬网铺成 “超级滑行道”。 在孩子们提出要把整个攀爬网铺满的想法后,他们开始思考铺满攀爬网需要多少块木板。经过大家的商议,孩子们决定调整策略,找来绳子,两个小朋友分别站在攀爬网的底部和顶部,把绳子竖着拉直测量,再利用木板测量绳子长度,意外地发现通过木板和绳子的比对,就能知道竖着需要的木板块数(3 块),同理也计算出了横向需要的块数(10 块)。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确定了需要用的木板数量为 30 块。面对 “需要多少木板” 的难题,孩子们用绳子丈量横向纵向的网格尺寸,初步建立起立体空间概念,数学思维自然融入问题解决中,将抽象的思维转变为具象化的学习,这也是科学探究中 “猜想 — 验证 — 结论” 的体现。 随着木板总数量的确定,孩子们对滑行道游戏的兴趣愈发高涨。户外游戏时,大家凑在一起开始讨论 30 块木板的来源问题。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借物图表制定完成,接下来大家参照图表上的班级个数与老师进行沟通,借到了所有木板。最后,一条长长的木板滑行道诞生了!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滑下,在乐此不疲的游戏中,他们还创新了新玩法,用木板沙包进行比赛打靶游戏,滑行道成了孩子们户外游戏中最具挑战性的乐园。 从木板数量的确定,到跨班借物,再到设计借物图表,都是由孩子们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如何直面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去验证。游戏成为幼儿独特的理解世界、重构世界的重要方式,他们在游戏中以自由、自主、自信的状态推动着游戏课程的发展。 |
责任编辑:李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