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道街小学教师亮相“小学语文本体性教学”研讨

发布时间:2016-12-20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5054

四川教育新闻网成都12月20日讯(袁虹)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本体性教学”研讨活动在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成功举行。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忠豪老师锦江区教育局、区进修校的相关领导,还有来自成都市各小学的老师积极参与了这次研修活动。 ”

听课.JPG

图为研修课活动现场

活动共分两大板块,上午是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的魏佳老师和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的张琳玲老师进行课堂展示,盐道街小学谢祯老师和成师附小华润分校的钟英萍老师进行说课。第一节是三年级阅读课《一只小鸟》,第二节是五年级《恰当描写  形象鲜明》,吴忠豪教授进行了课堂点评;下午是吴忠豪教授的专题讲座。年轻老师们进行的课堂变革,以及吴忠豪教授的精彩点评和讲座,让在座的老师们感慨颇丰,收获满满,触动了老师们课堂改革的神经坚定了课堂改革的步伐。

有温度的课堂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魏佳老师执教的《一只小鸟》一课,摒弃了以往理解课文提倡环保的套路,将阅读和表达作为课堂训练点,不只是教课文,更是将课文当做例子教,让学生重在学表达,在表达中感受情感,让价值观渗透在教学中。学生们通过朗读课文,重组语言,创编故事一步步学习语言表达,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课堂上温情流淌。

魏佳上课.JPG

图为盐道街小学魏佳老师授课场景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的张琳玲老师展示了一节读写联动的方法课《恰当描写  形象鲜明》。张老师将几篇文章联合教学,学习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人物形象描写。张老师还引用红楼梦、西游记的经典片段感受不同人物描写方法呈现的效果。孩子们在合作中碰撞思维,用练笔感受人物个性,学习用恰当的方法刻画人物,课堂上激情澎湃。

张琳玲老师.JPG

图为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张琳玲老师授课场景

有效度的点评

随后,盐道街小学谢祯老师和成师附小万科分校的钟英萍老师进行说课。两位老师都提到了,“本位性”的课堂是学生主体的课堂,重点是让学生习得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而情感态度目标是在语言文字学习、运用基础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而达成的。

谢祯说课.JPG

图为成都盐道街小学谢祯老师说课场景

IMG_2982.JPG

图为成师附小华润分校钟英萍老师说课场景

吴教授讲座.JPG

图为吴忠豪教授进行课堂点评

吴教授谈到,教育改革正走在十字路口,老师们需要更新观念,改变思路。锦江区的课堂改革走在了前列,老师们还可以继续大胆创新。提到魏老师的课堂,吴教授提出从关注理解到关注表达,课堂变得更加有效,还可以用具体的操作变得更加高效。说到张老师的课堂,吴教授提议,语文教学的课型可以增加,将知识进行序列的梳理,框架的搭建有益于学生知识的建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智慧寻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衡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有深度的交流

吴教授的讲座,则针对当下语言学习的输入和输出问题,就《语文课堂基本原理探讨》进行交流。吴教授指出了目前课堂的三大误区,强调走出误区需要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与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强化语文课程实践的特点。语文老师要带领孩子们练好“童子功”——丰富语汇、培养语感、规范语言习惯。同时指出,不同年段的语言训练各有侧重,并用鲜活的课例进行讲解。

吴教授讲座.JPG

图为吴教授进行讲座分享

在最后的互动交流中,吴教授和教研员们一线老师们亲密接触,吴教授强调学生读书比老师讲课更有效,希望老师们能够培养好学生的阅读习惯,这是语文教师的天职,将会影响学生一生。

锦江区教师.JPG

图为吴教授(左五)与成都市锦江区教师合影

背景介绍:

今年6月锦江区政府、锦江区教育局与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开启了新一轮的合作,签约共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示范区”,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积极为锦江区提供国内权威课程专家资源,大力支持锦江区规划的“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研究”项目,此项目旨在推动区内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科课程建设。

专家介绍:

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初等教育系原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首席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教材(实验本)主编。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主讲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语文学科指导专家。

责任编辑:刘翰彦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