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港高端梦想 名师集群启航 名优教师队伍在成都蓝港外国语小学集结
发布时间:2019-05-14来源:成都蓝港外国语小学 作者:赖波浏览量:3065
成都,一座拥有3100多年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城。在追梦教育现代化的路上,这片现代教育蓬勃发展的丰盈沃土,民办教育异军突起。 在高位文化聚集、高端产业集群的成都西南航空港,云集了一批来自海内外、励志创新创业的成功人士、精英人才,持续释放和提升着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 近年来,跻身全国房地产前列、领军四川省房地产企业的蓝光集团,在日臻成熟的航空港国际社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创办的成都蓝港外国语小学,集聚一批教育精英,开启了现代化、国际化、个性化教育的创新旅程。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巢。成都蓝港外国语小学以美好的事业愿景凝聚人:牵引于“前瞻的国际化理念,创新的现代化品牌,卓越的个性化教育”的理想诉求,致力于创建适宜生命个性化成长的高品质学校。组织发展愿景与教师个体价值实现有机契合的发展定位,吸引着充满创新创造渴望、激情燃烧的名优教师加盟。坚持“教师第一”的发展策略,蓝港外国语小学致力于创造教师立业成事、发展成长的优质环境,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激励机制、搭建事业平台、引导价值取向等措施,组建起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名优教师队伍。 怎样把这样一支怀揣梦想、蕴含潜能的名优教师队伍,引向发展的新高地,持续激发、优化提升其发展的质量与动能?蓝港外国语小学精心论证、智慧碰撞、高端设计,开启了教师队伍高位前行的新型发展模式:精准化的专业导航、个性化的岗位赋能、创生型的动能激发、共振型的集群嬗变。 精准化的专业导航 实现专业化办学,学校首先建立了一支有信仰、有担当、有智慧的专业管理团队:由成都市特级校长陈伟任名誉校长,来自成都龙江路小学的徐攀任校长、来自金苹果公学的李海华任副校长、来自北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的张芬任副校长。 付国亮 周小山 邓达 张泽科 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蓝港外国语小学建立起由全国资深教育专家、知名校长、专业媒体人等组成的专家智囊团,包括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人民教育》总编辑,现国家督学和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付国亮,原成都大学副校长和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四川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首席专家、著名教授周小山,成都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教授邓达,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好新闻特等奖获得者、《教育科学论坛》副主编、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共同体“校长论坛”负责人张泽科。 集聚专业力量,进行教师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诊断,帮助教师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优化发展路径,并搭建发展平台、提供智力支持,开启名优教师逐梦教育理想的广阔天地。与此同时,学校建立起由名、特、优教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对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导航、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智力支持。 学校根据教师岗位特点、内在需求和发展走向,制定高标准,提出高要求,并具象为教师专业素养要求与指标,让教师对标前行。突出教师培训、实践、研究的有机结合,引导教师展开课程教学的深度变革,以教育教学的实践创新驱动和深度教研,激发、导引、提质教师专业发展。 个性化的岗位赋能 “未来组织最重要的职能是赋能,而不是管理和激励。”旨在激发、释放教师个体和团队的发展力、创造力,蓝港外国语小学首先进行教师特点的科学分析,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提供适宜的岗位,实行一人一岗、一人多岗的用人机制,并根据岗位创造和发展状况进行有机调整,让教师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既在工作中找到发展创造的价值,又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 学校致力于建设组织与教师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把教师岗位创造发展的责权利统一起来,赋予每个岗位自主确定目标、自主开拓路径、自主考评绩效等权利,让教师在岗位上实现充分的自主发展创造。学校着力为教师提供优良的支持性环境,赋予广阔的时空,既注重教师岗位胜任力培养,更突出岗位创造力开发,鼓励教师的岗位创造,激扬首创精神、共责精神,包容适度的出格和错误。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教师个性与需求,让每个教师在岗位上实现“幸福而有尊严”的个性化工作、个性化生活、个性化发展、个性化创造。 创生型的动能激发 学校以科学的发展机制激励人,通过运行目标导向机制、岗位历练机制、任务驱动机制、专业助力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凝聚、激发教师发展创造。 学校通过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绩效激励,构建教师队伍管理新常态、新机制、新思路:以双向的岗位选择竞聘、科学的岗位专业支持、严格的岗位履职考评,激发教师的发展力、创造力;突出岗位领导力建设,实现教师自我岗位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有机契合,通过岗位发现人、激发人、发展人、成就人,从岗位锻炼中选拔优秀人才,实行挑战性的任务驱动,赋予自主性管理权责,实行内控性评价,调动成事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根据教师道德素养、专业水平、创造能力,实行首席班主任和首席教师制;秉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原则,构建引导发展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优质优酬的薪酬体系。 共振型的集群嬗变 “独行健,众行远。”学校引导教师将个人事业价值和组织发展价值统一起来,激发、释放教师群体发展创造的能量,形成“头雁领飞”“中雁竞飞”“尾雁助飞”的“群雁高飞”效应,学校多管齐下:一是着力担当、创造、共享的团队精神培养,实现基于个体和组织目标实现中的教师精神“培根铸魂”;二是实行挑战性任务驱动,鼓励、引导教师自主申报、担当挑战性课程教学改革、德育创新等任务,实行基于任务完成、过程表现、成果证据的表现性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突破、内涵发展的自我提质、教育教学创造力的充分涌流。(成都蓝港外国语小学) |
责任编辑:姚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