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家长课堂|“对话”而非“听话

发布时间:2025-10-27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浏览量:2796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幼儿园面向家长开展以“对话重塑孩子大脑”为主题的家长课堂,结合科学研究与实际方法,引导家长通过双向“对话”替代单向“听话”指令,助力孩子智力与情商发展。

哈佛大学、MIT等机构研究团队发现,幼儿与成人进行频繁互动式交谈时,其大脑中负责语言、思维和推理的关键区域活跃度更高。一方面,互动对话如同大脑“健身房”,既能锻炼语言中枢(布罗卡区),又能激活掌管逻辑、决策、自我控制的前额叶皮层;另一方面,研究指出,影响孩子能力发展的核心并非词汇数量,而是“互动式”对话轮次,即孩子与成人之间“说—回应—再引发回应”的过程,该过程可提升孩子语言能力、理解力及未来阅读能力。

22222.jpg

“对话”与“听话”存在本质区别。从核心关系看,“听话”是上下级的控制与服从,“对话”是平等的合作与探索;信息流向方面,“听话”为家长单向传递给孩子,“对话”是家长与孩子双向交流;关注焦点上,“听话”侧重行为与结果(如“快去收拾玩具”),“对话”侧重思维与过程(如“你觉得怎么把这些玩具送回家最快”);对孩子的影响而言,“听话”易导致孩子被动执行、缺乏内在动力,“对话”能让孩子主动思考、建立逻辑、感受尊重。简言之,“听话”培养“执行者”,“对话”孕育“思考者”与“探索者”。

课堂还提供开启优质对话的具体方法。一是多用“开放式”问题替代“封闭式”命令,例如将“把画收起来,我们吃饭了”替换为“哇,你画了一个好精彩的故事!能给妈妈讲讲你画里发生了什么吗?”,待孩子讲述后再自然过渡到收画;二是充当“解说员”与“好奇的听众”,日常中向孩子解说行为(如“妈妈正在把青菜切成小段,这样容易炒熟”),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表达好奇(如“你发现这片叶子的形状像什么?你是怎么找到它的?”);三是“延伸”与“补充”孩子的表达,如孩子说“积木,高!”时,可回应“是的,你搭了一座好高的塔楼!它是红色的还是蓝色的?我们数一数它有几层吧?”,帮助孩子扩展语言与思维;四是耐心等待,提出问题后留出3-5秒思考时间,不急于代答;五是“共情关注”,围绕孩子当前兴趣展开对话,如孩子玩小汽车时,可问“你的小汽车要开去哪里?它需不需要加油?”,确保孩子主动参与。

此外,课堂建议家长借助绘本资源启发亲子讨论,推荐《会魔法的爸爸》《我永远爱你》《外公》《鸟儿在歌唱》《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等绘本。

课堂最后呼吁家长放下对“听话”的执念,重视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对话,从日常小事做起,如晚餐时将“快吃饭”替换为“你觉得今天的菜是什么味道的?”,以对话助力孩子大脑发展,塑造其理解世界的方式。

责任编辑:李芮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