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特校教师赴成都参加四川省特殊教育职业教育专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10-09来源: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韩朝阳浏览量:2583

为深入学习和借鉴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提升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办学水平,近日,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职教室主任叶俊、职教室干事韩朝阳前往成都参加了2025年四川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办,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与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联合承办。会议以“赋能与融合: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主题,紧密围绕《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落实,聚焦“上好学、能就业、好发展”的现实目标,旨在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切实保障教育公平与就业质量。

无标题.png

会议在领导致辞中拉开帷幕。四川省残联教育就业处副处长景义婷、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兼四川省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任张梅、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屈杰先后致辞,为本次研讨会锚定方向、明确议题,共同开启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实践导师周红省对当前特殊教育与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了系统解读,剖析了政策核心要点与实施路径,并提出促进残疾人就业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乐山师范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段玄锋以“训--研”三位一体为视角,分析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并展示了川渝地区特教学校在中职教育方面的办学成效与发展趋势。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副教授陈东帆分享了孤独症群体庇护性就业的相关项目成果,重点介绍了孤独症青年职业能力测评与训练体系及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

下午,陈东帆进一步围绕“孤独症儿童前职业能力训练”展开探讨,详细阐释了构音能力、社交能力与认知执行功能的干预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实践导师王恒民则聚焦于心智障碍人群的职业能力评估与课程体系建设,结合案例介绍了“幸福星途计划”,助力该群体掌握职业技能、融入社会。随后,周红省导师主持了“孤独症群体庇护性就业的困境与破局”专题研讨。成华特校校长屈杰、华东师大陈东帆教授、长沙特校校长王磊、乐山师院特教学院院长张梅、华东师大王恒民导师共同参与,围绕残疾人就业六大核心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尤其在课程建设与人工智能融合方面提供了方向指引,为第一天会议画上圆满句号。

影刀科技就业导师罗杰从AI时代的技术变革出发,为特殊人群规划了技术辅助型、专业服务型与技术开发型三大就业路径,并给出适配建议。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闵菲回顾了学校百年传承,介绍了其职业教育模式及未来发展方向;南充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唐春解析了“9+3+N”职业教育模式的内涵与成效;汶川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毛运兰以“与爱同行,七彩怡技”为题,分享了民族地区残障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探索经验。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磊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介绍了“一体双核”课程体系与职教成果;富顺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胡健阐述了“学校+企业+社会”全链条支持体系;威远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沈泽花分享了“三适”课程与“双元共建”育人体系。

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付勇介绍了“5+X”职高课程体系与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成华区特教学校副校长覃佳利则分享了课程本位工具与智能平台双轮驱动课标落地的十年实践;成都市锦官城小学校长、原成华特校校长刘小龙从多方需求出发,介绍了“熊猫走天下”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在成华特校校长屈杰等带领下,实地参观了以“模拟小城市空间文化”为特色的校园。从城市环形互动游戏区到功能教室,校园环境处处体现生活与社会的真实缩影,展现出独特的育人实效。

最后,四川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任张梅作会议总结,提炼了政策解读、实践探索与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核心成果,明确了四川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

此次研讨会,对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脉络、区域经验和实践路径有了更系统、深入的理解。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将充分吸收这些宝贵经验,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借鉴成功模式与先进理念,致力于优化我校职业教育体系,切实提升残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社会融入能力。

责任编辑:李芮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