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实验幼儿园里的分享与合作成长课
发布时间:2025-10-09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徐梦俪浏览量:2403
分享与合作,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它不仅是友善与爱的表达,更能让孩子在互动中学会沟通、理解与换位思考。在乐山市实验幼儿园里,“老师,他不给我玩小汽车!”“这是我的玩具!” 这样的场景时常发生,如何引导孩子跨越 “自我” 的边界,融入 “我们” 的集体?或许,从孩子的真实想法与日常实践中,能找到答案。 当被问及 “什么是分享”,3 岁半的溪溪说:“我和我的姐妹一起看书就是分享。”4 岁的然然则理解得更具体:“我们一起玩这个玩具,你玩一次,我玩一次,就是分享。” 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道出了对分享最朴素的认知,也为幼儿园的社交教育提供了起点。 在集体生活中,争抢、推挤等冲突难以避免,幼儿园通过明确的社交技巧与规则引导,帮助孩子学会良性互动。面对热门游戏的争抢,“轮流” 成为首要原则 —— 大家约定好顺序,你玩过后我再玩,既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又避免矛盾;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时,“帮助” 是温暖的选择,主动伸出援手不仅能让双方收获快乐,还可能收获一段珍贵的友谊;自主游戏中出现分歧时,“协商”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孩子们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与理由,一起讨论玩法,在沟通中学会理解他人。 绘本故事则为孩子种下合作的种子。在共读《蚂蚁搬西瓜》后,孩子们围坐讨论:“小蚂蚁是怎么分工的?”“为什么它们能搬起比自己大的西瓜?” 通过故事,孩子们逐渐明白,合作不仅需要齐心协力,还需要合理分工 —— 有的蚂蚁指挥,有的蚂蚁搬运,有的蚂蚁加油,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这让 “合作有方法” 的道理,在孩子心中悄然扎根。 游戏是实践合作的最佳桥梁。积木区里,4 个孩子曾因各自为政,让 “梦想城堡” 屡屡倒塌。在老师引导下,他们开始分工:“我来搭大门!”“我负责搭高楼!”“我们需要更多的长积木!” 当稳固的城堡最终建成,孩子们围着作品拍手叫好,自豪的笑容里,是对 “合作力量” 最直观的体验。长卷画活动中,孩子们主动协商:“我来画大树,你画小花好不好?”“这个房子的屋顶可以用红色,我来涂颜色!” 最终完成的画作里,每一笔都是创意的碰撞,孩子们骄傲地说:“这是我们一起画的,比我一个人画的更漂亮!” 就连体育游戏,也成为协作的课堂,孩子们在跑跳与配合中商量策略、分工行动,集体的力量在欢声笑语中传递,团队意识的种子悄然萌芽。 合作与分享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在一次次体验中慢慢习得的品质。从争抢玩具到主动协商分享,从独自游戏到合作完成作品,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在为未来的社交与成长积累力量。这些在幼儿园里习得的品质,终将成为他们受益终生的财富。 |
责任编辑:李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