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高中教师参加成都树德中学春季化学论坛,共探学科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01来源:草堂高中 作者:通讯员 浏览量:2955

4月1日,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举办春季学科论坛化学分论坛活动。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引领校开放周的重要环节,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参与。树德中学化学组李俊林、邵海燕等教师参训后表示,此次论坛为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范例。

hxz2.jpg

示范课堂:以实验为媒,构建思维模型

在高中新课教学展示环节,树德中学马霞老师以《乙醇》一课为例,通过古诗引入课题,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师生共同实验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并借助钠与水反应的旧知,引导学生推理乙醇分子结构差异。通过对比实验视频,学生直观理解羟基连接方式对性质的影响。马霞以“问题链”贯穿课堂,注重知识迁移能力培养,为新课教学树立了生动范本。

针对高三复习难点,重庆一中曹洪凉老师带来《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示范课。他聚焦原子共面、电子偏移等易错题型,从电子云理论切入,梳理杂化轨道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总结共线共面判断方法。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羧酸酸性、羟醛缩合等核心知识的理解,助力学生构建系统性复习框架。

专家引领:强化实验实践,夯实学科逻辑

成都市化学教研员邓玉华在专题发言中强调,新课教学需紧密联系生活,减少视频实验依赖,增加学生动手机会,以实验激发探究兴趣。她建议教师注重教学闭环设计,确保知识与应用衔接。针对高三复习,邓玉华提出构建“电子云-杂化轨道-共价键”逻辑链条,强调严谨例证意识,如深入解析ɑH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证据闭环”。

参训教师:以思促行,探索教学新路径

参训教师李俊林与邵海燕表示,此次活动为有机化学教学提供了清晰方向。未来将更注重生活化情境创设,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在高三复习中,着力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逻辑推理与严谨态度。两位教师计划将论坛成果融入日常教学,助力学生夯实基础、提升素养。

本次论坛通过示范课展示与专家指导,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化学教学提供了实践参考,也为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度挖掘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李进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