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坛同中学党支部书记讲党课
发布时间:2025-11-20来源:邻水县坛同中学 作者:通讯员 刘丽娟浏览量:2815
“同志们!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乡村教育更是这项事业中最需要坚守情怀的篇章。我们选择在这里坚守,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平凡。让我们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牢记振兴乡村教育的使命,用我们的担当与汗水,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用心浇灌,静待花开,共同谱写坛中教育的辉煌!”11月18日下午,邻水县坛同中学党支部书记鄢鼎坤在讲党课时激动地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鄢鼎坤书记指出:全体党员要深刻认识到农村教育的战略意义与时代使命,农村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对于我们许多学生而言,知识是改变命运最公平、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培养的孩子,未来将是建设家乡的主力军。通过孩子,我们能影响一个个家庭;通过教育,我们能传播党的思想和政策。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 鄢鼎坤书记强调,我们要做农村教育“铁打的桩”。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检验党员的党性。我们要成为这片土地上“铁打的桩”,需要具备三种核心品质:一要坚守“初心”,甘于奉献。农村教育条件相对艰苦,资源相对匮乏,更需要我们发扬“红烛”精神和“老黄牛”精神。这种奉献,体现在早读课的陪伴里,体现在深夜批改作业的灯光下,体现在对留守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关爱中,体现在翻山越岭送教下乡中。这是党员先进性的最朴实体现。二要满怀“爱心”,润泽心灵。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可能面临更多的情感缺失和成长烦恼。我们不仅要当好“经师”,更要当好“人师”。一句温暖的鼓励,一次耐心的倾听,一场深入的谈心,都可能成为照亮孩子内心世界的光。我们要用爱,为这些幼苗浇灌出坚韧、自信的品格。三要秉持“匠心”,精进业务。农村学校条件有限,但育人的标准不能降。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得了”,更要追求“教得好”。要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探索适合农村孩子的教学模式,努力缩小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 空谈误事,实干兴校。鄢鼎坤书记要求全体同志的担当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中:行动一:当好立德树人的“排头兵”。坚持“五育并举”,不仅要抓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乡土情怀和健全人格。行动二:当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开展丰富的课后服务。行动三:当好服务农村的“连心桥”。服务学生:建立党员教师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制度,做到“生活上关心、学习上指导、心理上疏导”。服务家长:利用家长会、乡村夜话、微信群等,传播科学家庭教育观念,成为家长的“教育顾问”。服务社区:我们的校园设施可以有序向村民开放;我们的党员教师可以牵头组织阅读推广、普法宣传等志愿活动,让学校真正成为乡村的文化中心。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本次党课有效增强了党员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将不断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履职尽责,在新征程上,更好地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成为照亮农村孩子前行道路的燃灯者,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建设发展。(通讯员 刘丽娟) |
| 责任编辑:归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