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儿”走进成大附小共筑成长共同体,拓宽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1-22来源:成都大学附属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魏亚丽 奉俊浏览量:2125

2025年11月18日,成都大学附属小学邀请一年级“大鱼儿”们走进校园,通过全景式课堂观摩、沉浸式活动体验、互动式教育对话,与学校携手探索家校共育新思路,共筑成长共同体,拓宽发展新路径。

第一幕:相约校园·初见美好

第二幕:相约课堂·浸润书香

刘倩秀、张艺凡两位老师执教《秋天》。两位老师通过创设“寻找秋天”的故事情境,并辅以生动的秋景动画引入课文,通过“看、说、做”体会秋天的景物变化,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之美和语言之美的感知潜能。

曾梦萍、李果、孟雅妮三位老师执教《雪地里的小画家》。老师们借助精美的雪景动画,将同学们带入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

姆巴老师执教《整理与分类》,学生化身整理小管家,根据颜色、现状等个性化的分类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与分类。她适时引导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分类思维模型,让数学知识在趣味实践中自然内化。

魏亚丽老师执教《淘气的一天》,利用时钟互动游戏,学生动手拨动表盘还原淘气的一日行程,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具象化,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与数学应用能力。

桂尧志老师执教《观察教室》,他带领学生开展“教室探索家”项目式学习。借助AR观察工具,学生用数学眼光重新审视教室空间,记录物品方位。在实践中掌握位置关系,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谢敏老师在《School Things》一课中,巧妙融合科技与游戏,教学以“教室寻宝”拉开序幕,学生通过准确说出英语单词解锁虚拟物品,化身“校园导览员”,在虚拟场景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语言能力。

林子查、罗曼老师执教《立定跳远》。两位老师以“森林冒险”“青蛙跳跃”为情境,将立定跳远技能训练融入趣味挑战。

廖畅老师执教《我用瓶盖来拼摆》,课程以“瓶盖的奇幻之旅”为主题,让学生们运用不同颜色的瓶盖进行创意拼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廖老师渗透“变废为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展现了美术教育与环保理念的融合。

毛丽老师执教《游戏中的观察》,在一个接一个的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具身体会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初步感知人体生命活动的奥秘,解锁认识自我的新路径。

第三幕:阳光律动·乐动时光

当欢快的音乐响起,最富温情的“亲子大课间”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和家长们一同伸展、跳跃、奔跑,在阳光下感受运动的快乐。

第四幕:暖心“食”光·共品成长

一上午充实而愉快的陪伴之后,家长代表与孩子们共进午餐,亲身感受食堂的美味与营养,见证了孩子们井然有序的用餐礼仪。

20251122_194707_071.jpg

秋日暖阳伴着欢声笑语,不仅是活动的回响,更是“协同”育人的约定、“跨越”家校的桥梁,愿这份契约如种子般在未来的日子里,长出共育的森林。(赖波 通讯员 魏亚丽 奉俊)

责任编辑:陈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