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万善职中旅游服管理专业务与助力乡村旅游案例
发布时间:2021-04-14来源:武胜县万善职中 作者:通讯员 何小东 邓君浏览量:2546
四川省武胜万善职业中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立足乡村旅游发展实际,通过树立农村职业学校价值取向,明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搭建师生学习平台,加大技术技能培训,开展各类助力乡村旅游活动等方式助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振兴乡村经济提供知识技术支持。 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如何有序发展乡村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效推进旅游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课题。武胜万善职业中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立足乡村旅游发展实际,通过树立农村职业学校价值取向,明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搭建师生学习平台,加大技术技能培训,开展各类助力乡村旅游活动等方式助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振兴乡村经济提供知识技术支持。 活动内容 (一)树立农村职业学校价值取向,明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四川省武胜万善职业中学是一所老牌职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08年,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4人。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以“立足武胜、面向广安、辐射川渝”为定位,建立并完善“四段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熟悉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德技并修,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等行业企业,从事旅游景点讲解、导游,旅行社计调与外联,旅游电子商务等服务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广安市通过品牌培育和示范建设,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功能领域不断拓展。重点打造广安红色旅游和武胜白坪-飞龙乡村休闲旅游品牌。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也根据当前发展态势改变了过去学校培养的单一的育人模式、“黑板上讲解,教室里导游”关门教学的学习模式,走出学校,面向旅游单位,深入红色旅游区和乡村旅游村学习调研。我校做好对旅游市场调研,再根据旅游市场的具体要求培养适合的旅游专业人才。从中认识到:旅游业兼具经济和社会功能,旅游专业培养人才要为调整旅游经济结构服务,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树立农村职业学校价值取向,明确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助力本土旅游的发展。 (二)搭建师生学习平台,加大技术技能培训 为推进学校旅游服务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更好服务于川渝旅游业,学校旅游打造了一支专业的教学队伍,建立了专业教师培养机制,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新老师。学校还搭建校企共育平台,派选部分旅游专业师生到旅游企业实地调研学习,提升教师“双师”能力,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本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老师还不定期到广安小平故居、华蓥山景区、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村、宝箴塞民俗文化村学习、调研,以把握最新旅游资讯,更好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2020年5月1日,学校旅游专业组织专业带头人王新春老师、部分专业教师和部分旅游专业学生到小平故里、华蓥山景区调研。 2020年5月16日,为积极配合广安市武胜县宝箴塞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助推地方旅游业发展,四川省武胜万善职业中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部分专业教师及学生随同四川省文旅厅调研组一行,深入武胜县宝箴塞旅游区,对景区内核心景点宝箴塞、段家老院子以及附属设施进行考察调研。重点协助省文旅厅调研组对宝箴塞核心景点文物进行了普查,并就景区内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情况、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进行了调研。 万善职业中学旅游专业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采用课堂教学与企业锻炼并重的师资培养模式。在校内,学校每学期开展青年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竞教等活动。在加强与企业合作方面,学校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拜师学艺。了解、掌握导游、旅行社计调外联的工作流程与岗位技能,提升专业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同时,借助校外生产实训基地,鼓励专业理论课教师进实训基地组织生产性任务实训教学,专业实训课教师进课堂开展课堂教学,培养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实践”能力。另外,学校教师也积极参加市县各级旅游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彰显学校教师队伍的活力与职业素养。通过这些方式,有效促进旅游专业教师迅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对学生技术技能培训我们采取了校内学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完成文化基础、专业理论的学习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校期间与各企业联系,组织各类活动以提升学生能力,最后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三)积极开展、参与各类助力乡村旅游活动,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 近年来,广安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四川省武胜万善职业中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与文化开展、参与了一系列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活动。 1.传承红色精神,助力广安红色旅游 广安是伟人故里,红色旅游圣地。这里拥有小平故里红色旅游资源和华蓥山红岩,双枪老太婆的故事广为流传。华蓥山集雄、奇、险、幽于一身,被郭沫若誉为“天下第一雄山”。学校与小平故里、华蓥山景区等红色旅游区深度合作,组织旅游专业学生实地调研学习,参与景区接待、导游等工作,共同促进广安红色旅游的发展。通过红色旅游活动,师生们开拓了视野,老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同学们的专业技能水平都有大幅提高。同时也传承了红色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建设美丽乡村,共促乡村旅游发展 “美丽乡村,四川武胜”!武胜历来就是诗画田园之乡。推行乡村旅游、文化体育、教育培训三大产业。武胜以“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为载体,依托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成熟条件,结合红岩英雄文化陈列馆、党史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全域、全面、全业、全民、全程推进乡村旅游振兴。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抓住这个契机参与其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共促乡村旅游发展。 诗画田园,乐跑武胜 诗画田园,乐跑武胜;韵动中国,乡约武胜!近几年来武胜白坪--飞龙乡村度假村年年都举行武胜乡村马拉松赛。2018中国BMX自由式联赛(总决赛)暨青少年u系列全国BMX自由式锦标赛也在白坪-飞龙度假村举行。2018环四川武胜国际自行车赛也有我校旅游专业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服务中。礼仪服务、志愿者服务这都是我们的专业技能。我们的参与不但提升了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服务和技能水平,也为白坪-飞龙旅游度假村注入了不一样的年轻有朝气的新鲜血液。白坪-飞龙旅游度假村也给予了本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很高的评价,也期待我校与旅游村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相互促进,给双方提供更好的帮助与提出更多的建议。 嘉陵江畔,乡村记忆 美丽的嘉陵江一直是我们武胜人民生命的源泉,嘉陵龙舟节一直是我们武胜人的记忆和企盼。作为武胜乡村旅游的另一扇窗,美丽的嘉陵江畔也展现着她独特的风姿。第23届“鑫光杯”龙舟赛、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皮划艇静水预赛在嘉陵江畔举行。旅游专业礼仪队的同学们用他们饱满的精神状态、专业的服务技能留下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宝箴要塞,民俗民风 宝箴塞依山而建,闽南团城建筑风格,有江南民居特色,是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之一。是我校旅游专业学生校外导游模拟,景区讲解的必备之地。宝箴塞景区也根据我校学生情况,对本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实训技能培训、学生定岗实习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校师生也大力宣传宝箴塞名俗文化村的传统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宝箴塞,了解独特的武胜历史文化,并根据市场形式为宝箴塞景区新增景点的设计和景区文化民俗活动提出建议,得到景区的认可。 致敬国旗,扬我国旗队风采 四川省武胜万善职业中学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器宇轩昂,他们英姿飒爽,他们是每周一学校升旗仪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就是学校旅游专业国旗护卫队!学校国旗队受邀在市县很多大型活动中担任升旗旗手。2019年武胜机关职工运动会开幕式上有我们国旗队的身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皮划艇静水预赛上,我校旅游专业国旗队也圆满完成了升旗任务。 活动效果 美丽乡村,诗画田园!四川省武胜万善职业中学旅游与服务专业的老师和学子们秉承“传承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的原则,迸发“青春无虚度,慷慨展雄风”的勇气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学校旅游专业师生们用自己的行动和汗水、周到的服务来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助力成效明显。 (一) 认清旅游发展态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助力旅游的发展 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现阶段主要依赖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但总体水平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想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资源优势。我们学校旅游专业领导及其老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全域、整体分析,寻找到新的更为持久的本土乡村旅游增长方式:“资源”+“高质量服务”的双核方式。学校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点重之一就是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近几年为旅游一线输送人才约150余名,为川渝旅游业发展在丰富资源的基础上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保障。 (二)加强校企交流,深入调研学习,为旅游发展献计献策 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政策,加大旅游人才培育与引进力度。旅游景区加强了和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联系。我旅游专业也加深与各实习基地和旅游单位的联系,深入旅游景区学习调研。通过校企合作交流学习,我校旅游专业学生提升了自己的人文艺术修养、职业形象、审美情趣以及旅行社经营管理等基本技能和人际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在学习调研中,我校也积极为本土旅游的发展献计献策。 在深入华蓥山景区调研后,我校为华蓥山景区在景区规划、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品牌创建、旅游项目、市场调研需求等方面提出建议。建议华蓥山景区在充分利用自身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要加强红色旅游文化的宣传,和特色红色旅游活动的开展;重视设计和推广红色旅游纪念品,带动景区经济发展。另外也建议景区重视旅游服务,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以此来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 我校旅游专业师生积极协助省文旅厅对宝箴塞旅游区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后建议,旅游区管委会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游客娱乐设施的建设以及民俗民风特色活动的开展。宝箴塞已经有了一年一度的“刨汤节”,还可以多多开展其他旅游活动,如与端午节、中秋节相关的民俗活动、星光露营等活动。真正做到“能吸引游客,更能留住游客”。他们还提议,应该考虑把旅游区周边的“天生桥”“7002井”两大旅游资源整合到宝箴塞旅游区中来,用特色景点提升武胜县域旅游的吸引力,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发挥专业优势,增色乡村旅游,实现校企共共赢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专门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关键。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师生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旅游一线的活动中去。旅游专业的师生不定期到华蓥山景区、宝箴塞民俗文化村等景区开展模拟导游、旅游接待与服务等实训。他们也为白坪-飞龙乡村旅游的各类活动,市县承办的各级活动提供导游、礼仪、志愿者服务。本专业国旗队也多次圆满完成各类活动开幕式的升旗任务。有了我校旅游专业师生的参与,为这些活动增色不少,也让旅游景区、活动主办方在提升旅游服务意识方面认识更全面。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具体、更细致、更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助力乡村旅游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锻炼了学生景区讲解、旅行社导游、景区前台接待、旅游服务的能力。景区和活动主办方也指出了我们的学生们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给学生技能实训、服务礼仪提出了建议。通过校企合作,旅游专业师生也在具体工作中对广安、武胜本土旅游业发展有些新的认识和想法。 经验及反思 旅游业兼具社会和经济功能,应该把旅游经济业作为旅游产业的支柱。调整旅游经济结构,转变旅游增长方式。要调整旅游经济结构,转变旅游增长方式就必须深入乡村旅游业,了解发展现况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给予知识、技术方面的建议。比如,经过到深入白坪-飞龙休闲度假村调研,了解到入白坪-飞龙休闲度假村不仅仅靠休闲度假来带动乡村旅游,还要大力推销旅游产品,以此来带动、促进旅游经济的繁荣。打响白坪“白坪甜橙”等特色农副产品名号,走“旅游+农业+乡村体验”的高端乡村休闲路线,建立专门的水果采摘体验基地、花海体验基地、垂钓基地等,用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通过这些方式,让乡村旅游持续升温,给当地旅游、农民提供更多的创收机遇。 问题及思考 乡村旅游要更快更好发展,还要加强要硬件建设。“乡村美不美,硬件建设是关键”。环境卫生整治是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首要也是核心工作,切实抓好落实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努力实现我村乡村振兴的目标。经过学校旅游专业师部生参观、调研发现,部分乡村旅游区还存在硬件设施毁坏,环境卫生保持不够等问题。作为职业学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加强社会培训,努力提升人民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乡村经济的振兴提供保障。 武胜的旅游业始终围绕“乡村、古塞、江水”三大优质旅游资源,坚持全域旅游理念,高质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武胜万善职业中学和广安、武胜旅游单位一起共同努力全面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 ,全面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六、案例图片 (武胜万善职业中学校企合研讨会) (武胜乡村马拉松志愿者服务) (武胜乡村马拉松礼仪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皮划艇静水预赛礼仪服务) (宝箴塞实训) (旅游专业国旗队为县机关职工运动会升旗) (武胜乡村马拉松礼仪服务) (旅游专业国旗队在国家第二届青运会皮划艇静水预赛开幕式上升旗) (通讯员 何小东 邓君) |
责任编辑:归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