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优质课展评活动在省教科院附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03来源:四川省教科院附属实验中学 作者:江蕾浏览量:1892

为深入探索信息科技新课标的教学实践路径,切实提升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2025年10月29日-31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四川省教科院附属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教科院附中)承办的2025年四川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优质课展评活动顺利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州的教研专家、一线教师代表齐聚省教科院附中,共襄这场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探索教学创新的学术盛宴,为四川省信息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筹备:细致统筹,夯实基础

为确保展评活动有序高效开展,10月29日,全体参赛教师完成报到后,随即参与赛前专题会议。会议现场组织参赛教师通过抽签确定授课顺序,详细解读展评流程、评分标准及赛场纪律要求;同时熟悉硬件设备配置、软件操作环境及课堂布局,帮助教师提前适配教学场景,为后续展评环节的顺利推进筑牢基础。

开幕仪式: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10月30日上午,活动开幕式在省教科院附中学术厅举行。开幕式上,该校党支部专职副书记易俊代表承办方致辞,他对来自全省各地的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在信息科技学科建设、智慧校园打造及“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并承诺该校将以高标准服务保障活动开展,为全省教师搭建优质交流平台。

20251103_002254_673.jpg

学校党支部专职副书记易俊致辞

随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郭斌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本次展评活动既是响应国家科学教育号召、落实信息科技新课标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集中检阅全省信息科技教学成果、探索“科技素养+生态责任”双育目标的关键载体;他强调,信息科技教师需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推动学科教学从“技术操作”向“科技思维”转型,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本次开幕式由该校教务中心主任王潇迎主持。

20251103_002254_674.jpg

四川省教育研究院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郭斌讲话

20251103_002254_675.jpg

省教科院附中教务中心主任王潇迎主持开幕式

课例展评:素养导向,创新实践

竞技展风采,思维碰撞启新程。展评环节中,23位参赛教师严格按照抽签顺序,在该校信息科技教室展开精彩角逐。全体参赛教师紧扣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要求,深度践行“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理念,将人工智能启蒙、编程思维培养、数据素养提升及生态责任教育等前沿内容融入课堂设计,打造出一批兼具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精品课例。

课堂上,教师们充分运用智慧教育平台与数字化教学工具,以“生态编程”“智能节能”等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为切入点,将复杂的科技知识拆解为层层递进的探究任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小组协作、动手实践与思维辨析,课堂气氛活跃,思维火花持续迸发。这些优质课不仅展现了参赛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追求,更让该校学子在真实课堂情境中提升了计算思维、数字化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实现了“知识传递”向“素养生成”的有效转变。

专家点评:精准剖析,指引方向

深度点评促反思,总结提升引方向。10月31日下午,活动进入收官环节,评委专家围绕全部展评课例展开精准且富有建设性的专业点评,为全省信息科技教学改革提供宝贵思路。

雅安市信息科技教研员乔燕老师指出,本次优质课展评紧扣信息科技新课标要求,呈现出五大鲜明亮点:一是教学注重“科学+技术”并重,实现原理探究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二是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课堂,助力教学模式创新;三是渗透四川本土文化与生态教育,强化育人价值;四是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升学习获得感;五是教学方式灵活创新,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同时,她建议教师进一步优化跨学科任务设计,扩充教学容量,并加强过程性与增值性评价,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20251103_002254_676.jpg

乔燕老师现场点评交流

资阳市信息科技教研员冯小芳老师强调,本次赛课突出“科学+技术”双轮驱动,教师普遍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技术原理、解决真实生活问题,有效强化了学生的计算思维与社会责任,推动学生从“技术使用者”向“科技思考者”转变。针对后续教学改进,她建议深化探究式活动设计,加强跨学科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并完善课堂评价机制,让评价更精准服务于学生素养提升。

20251103_002254_677.jpg

冯小芳老师现场点评交流

郭斌在总结点评中进一步提出,新时代信息科技优质课堂需积极践行“四动”与“四有”理念。“四动课堂”即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心动激发内在兴趣、行动落实实践探究、主动深化思维认知;“四有课堂”则强调教学要有学生主体参与、有科学评价反馈、有多元活动支撑、有情感价值渗透。他明确指出,信息科技教学需持续深化“做中学”路径,推动课堂从“技术操作训练”向“科技思维培育”转型,为全省信息科技教育未来发展指明清晰方向。

20251103_002254_678.jpg

活动总结:成果丰硕,未来可期

本次优质课展评活动是信息科技课程在新课标引领下教学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现。参赛教师紧扣“科技并重”理念,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兼具科学探究与技术实践的活力课堂;课程设计立足学生生活实际,融入四川本土文化与生态元素,通过项目式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思维碰撞;课堂教学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强化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与社会责任的素养培育,充分体现从“技术操作”到“科技思维”的育人转型。

20251103_002254_679.jpg

闭幕式现场

作为主要承办单位,省教科院附中凭借周密的组织安排、周到的服务保障及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赢得主办方、评委及与会教师的一致赞誉。此次高规格活动的成功承办,既是对该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全面检阅,更是推动学校信息科技学科建设迈向新台阶的宝贵契机。未来,省教科院附中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的课堂变革,积极探索“科技+生态”融合教学路径,构建更有深度、有温度、有活力的信息科技教学新样态,为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贡献力量。(江蕾)

责任编辑:周钰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