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育才教育集团专职副书记叶德元讲述“育才赠予我的”
发布时间:2025-10-30来源: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银杏校区 作者:江蕾 通讯员 张雨娇 李衍慧浏览量:2179
育才校园,是知识的沃土,也是心灵的港湾。10月28日下午,成都七中育才银杏校区迎来一场充满教育温度的交流活动。集团党委副书记叶德元与校区执行校长王蓓、校长助理谢春玲、教育处副主任季衍,以及校区全体青年教师、班主任齐聚一堂,以《育才赠予我的》为题展开分享。叶德元将育才精神化作生动故事,勾勒出一幅浸满泪水与荣光的育才精神画卷,让在场教师深刻感受到了教育蕴含的力量与温暖。
叶德元以“标准、平台、力量、精神”四个关键词为主线,通过分享教育实践里的鲜活案例与深度思考,让温暖与力量浸润每一位教师的育人之路。
以“标准”立教育之基 叶德元提出,教育的标准始于真爱,更需实现“尊重规律”与“追求卓越”的共生。 育才始终以“让学校成为学生收获幸福的地方”为坚守,将“有教无类,真爱学生;因材施教,真懂学生;教无定法,真教学生”融入实践,让标准充满温度。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疯”,运动会上与学生打成一片的亲,散学典礼补发“奶龙”玩具、以轻松方式传递规则的巧,一句“如果离家出走就去叶老家”给学生兜底的暖,都是育才“真懂学生、真爱学生”的生动注脚。
追求卓越的育才精神既体现在学生为集体拼搏、争创优秀班集体的劲头上,更彰显于教师面对任务时的担当、应对压力与挑战的勇气。
以“平台”拓成长之界 育才的平台是温暖的,能让教育成为双向奔赴的美好。国际博物馆日,非本班学生特意用笙演奏《生日快乐》,为老师送上惊喜;舞蹈节上,老师扮成育才熊与学生热情相拥,传递温暖。教育的成功从来都不仅限于分数的喜报,更是师生间情感的交融与精神的传承。 育才搭建的教育平台,致力于为教师拓宽视野、开拓发展空间。在平台的助力下,教师不仅能不断突破成长边界、提升教育格局,更能在交流与实践中结识良师益友,遇见可学可鉴的榜样。这些都是平台赋予的珍贵资源,既是教师成长路上的星光指引,也是稳步前行的坚实后盾。
以“力量”筑前行之柱 叶德元指出,“做好的不紧张叫胸有成竹”,而胸有成竹来自勤奋苦干。 这份“勤”体现在无数细节里:班主任靠一节节课坚守换来的体育成绩,为呈现好课堂提前试PPT到深夜,为打磨比赛内容半夜致电教研组长试讲……这些看似“傻”的坚持,都是育才人对教育的敬畏与担当。
以“精神”守育人之本 育才人要坚守教育的纯粹,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有孩子因情绪问题不能回到班级时,叶德元一次次家访,从法律和人情给予双重关爱,帮助孩子重返校园。孩子返校当日,自己以假装偶遇的方式问候,一步步帮孩子突破心理障碍,这就是纯粹的教育,是育才人用心为每个孩子成长的执着守护。 面对“如何平衡活动与学习””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困惑,育才人用行动给出答案:不把它们对立,而是全身心投入奉献,在其中感受教育的幸福。 最后,叶德元提到,“育才赠予我的,是四个关键词,更是四句成长感悟:把事故变成故事,让淤泥充满荷香,把眼泪结成珍珠,用经历铸就勋章。”(江蕾 通讯员 张雨娇 李衍慧) |
| 责任编辑:毛逸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