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一中“青蓝”共进,育梦同行!

发布时间:2025-10-20来源:成都市第十一中学 作者:李林 通讯员 杨雨珩浏览量:2471

秋意渐浓,教育的热忱却愈发温暖。2025年10月15日,成都市第十一中学(以下简称:成都十一中)玉沙路校区学术厅内气氛庄重而热烈,“青蓝工程”2025-2026学年师徒结对仪式在此举行。

20251020_103647_017.jpg

一纸聘书,一份荣耀

校领导宣读了学科结对名单、班主任结对名单。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份教育的托付,一次成长的约定。学校领导依次为学科导师与班主任导师颁发聘书。红色的聘书,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象征着教育精神的接续与传承。

一场仪式,一次敬仰

“拜师礼”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青年教师向导师行拜师礼,表达尊师重道之心;导师回赠教育书籍,寄予厚望与期许。这一刻,传统与现代交融,教育的温度在仪式中流淌。

20251020_103647_020.jpg

20251020_103647_021.jpg

20251020_103647_022.jpg

一纸协议,一路同行

师徒共同签订结对协议,一式三份,彼此留存,一份归档。这不仅是一纸约定,更是携手育人的郑重承诺。从仪式到实践,师徒将共同走好育人路上的每一步。

一种声音,一种共鸣

徒弟代表高心怡老师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学校搭建成长平台的感激。她表示,将虚心求教、勤于反思,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师父代表王世权老师则分享了自己从“青”到“蓝”的成长历程,强调师徒之间应是平等交流、共同进步的关系。“教育不是单向给予,而是彼此照亮。”

20251020_103647_023.jpg

一番寄语,一份期望

校领导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随着学校不断发展,更多年轻教师走上“师父”岗位,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考验。他鼓励导师们传递的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同时,他也对青年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主动请教、勇于创新,将教学中的“小麻烦”转化为“大课题”,在批判中吸收,在融合中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希望每一位青年教师一年内站稳讲台,并在每一次师生互动中传递智慧与温度。”

20251020_103647_024.jpg

青蓝结对,不仅关乎技艺的传授,更是教育初心的同频共振。以匠心育梦,以行动践行,成都十一中教师将继续携手,共同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李林 通讯员 杨雨珩)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