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十六中:国防教育凝力量,联动合作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5-03-31来源: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 作者:江蕾 通讯员 罗煜涵浏览量:2425
2025年3月26日,重庆市人民武装学院、彭州市磁峰中远学校、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行政管理干部及部分教学一线教师聚集在一起,共商学校特色建设、备课组教学经验,促进新时代学校更高质量的发展。 校际协作:打造“优质帮扶”新样板 彭州市磁峰中远学校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全程参与了特色课程观摩、校园文化交流、国防经验交流等活动。学校5名教师深入成都三十六中八年级、九年级课堂教学,在观摩课的同时,认真参加备课组教学活动,学习会考科目的创新做法,为中考备考奠定基础。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毛兴君和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廖曦参加课程观摩及国防经验交流会,并见证了成渝国防教育携手,院校国防教育合作的签约仪式。毛兴君校长在座谈中表示:“感谢成都三十六中对彭州市磁峰中远学校的帮扶行动,三十六中国防教育的‘文化浸润+活动驱动+资源整合’模式,为我校的特色建设破局提供了新思路,未来两校将深化师资共训、活动联办、课题共研等方面的协作。” 课程创新:构建“融合育人”新范式 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成都三十六中以铸魂育人为办学思想,以“全学科渗透、全联动协同、全过程浸润”为教育模式,构建起了国防教育课程体系。 活动现场,学校展示了校歌,匕首操、旗语操方队建设成果,直观呈现了“军事技能+德育实践”的双轨育人成效。 易俐莎老师展示了学科课程融入国防教育的《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铸牢安全防线,共护家国安宁》学科融合示范课。她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抓手,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通过案例分析将总体国家安全意识深度融入课堂,思政课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获得了与会嘉宾高度评价。 谢江林校长交流了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向爱国主义教育的国防教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建设情况,并从“文化融合铸魂、活动驱动赋能、资源整合聚力”三方面,系统交流了学校国防教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经验,为彭州市磁峰中远学校提供借鉴,为成渝地区国防教育发展提供实践范本。 成渝共建:筑牢“区域发展”共同体 重庆市人民武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尹戎、教研部副主任向超等干部全程参与活动,除参观学校文化建设情况、国防教育的场馆厅外,还观摩了特色课程成果和学科融入国防教育的示范课,并对示范课进行了点评。 在座谈会上,成都三十六中党委书记吴雪峰致欢迎辞,强调“国防教育是铸魂育人的战略工程,需以创新协作凝聚合力”。 学校原党委书记任俊提出国防教育需“锚定本质、突出核心、落实三课、挖掘亮点”的期待。 重庆市人民武装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尹戎从“共筑国防教育阵地,厚植家国情怀”“共享国防教育资源,赋能成才成长”“共育时代新人,服务时代发展”三个方面展望了两校共建的美好前景,并与成都三十六中在国防教育方面达成了“四个共同”的共识,即共同开展国防教育教师培训、共同策划组织特殊节点国防教育活动、共同打造国防特色校园文化、共同建设学生军训学习活动、共同申报国防教育相关课题等。 谢江林校长汇报了学校省级课题开展经验,并就学生军训情况的现状、难点和未来需求进行交流。 最后,尹戎副院长与谢江林校长代表双方签署共建协议,标志着成渝院校国防教育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 未来,学校将深入贯彻相关文件精神,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部署,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大局,聚焦“课程创新、校际帮扶、区域联动”三大核心任务,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成渝动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成渝智慧,谱写军民同心、铸魂育人的时代篇章!(江蕾 通讯员 罗煜涵) |
责任编辑:祝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