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德协进教师在青羊区“三新”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探讨活动中作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2-09-27来源: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 作者:赖波浏览量:3562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大幕已经拉开,为了提升青羊区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教研员佘小林老师的安排下,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政治教研组长刘波老师于2022年9月23日上午,通过网络端作了“‘三新’背景下中学思政课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探讨”主题讲座,青羊区高、初中政治教师在网络端观看了整个直播。

首先,教研员佘小林老师阐明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必要性,他强调,在当前“三新”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和延伸的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将面临更高更新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端课标、深挖教材,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随后,树德协进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刘波老师作了“‘三新’背景下中学思政课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探讨”主题讲座。讲座首先重温了《新课标》中规定的中学思政课课程性质,并以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课程性质为主线,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处理、教学议题的设置与展开、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四个方面交流当前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新任务,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向的把握提供指引和导向。

刘波老师的主题讲座围绕活动型学科课程课堂建设,首先分析了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思政课、初中道法课在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中教师行为的实施过程,对教学目标的设置进行了细化研究,为教师更好地设置和把握教学目标提供了范例。其次,讲座对大概念、大单元教学进行了介绍,尤其是对大单元教学下的学历案的制作流程做了说明,并提出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全面实现思政课程化和课程思政化的有机结合。此外,刘波老师结合自己的议题案全面介绍了议题式教学的特点和优点,强调议题式教学实现了育人和育分的有机统一,是国家新课标强力推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助于实现学生知识的结构化和思想生成、情感升华。最后,讲座展示了课标中所列出的各种学生活动的类型,说明了教学活动实施和开展的要求与路径,为真正实现课程活动化和活动课程化提供了铺垫。

讲座结束之后,教研员佘小林老师对当天的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佘老师充分肯定了刘波老师讲座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总结了此次讲座在“新、实、准”等方面的特点,并对青羊区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新教学观念、转换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益的要求,实现进一步打造思政金课,有效推进青羊思政课全方位提质增效。

会后,树德协进中学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对当天的讲座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尤其是高一年级备课组结合新教材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情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活动的开展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该校思政课教学和建设出谋划策。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必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技能,真正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赖波)

责任编辑:杨庆虹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