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二十中:联盟助力共成长,深耕课堂齐发展

发布时间:2022-05-06来源: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 作者:陈海燕浏览量:3416

4月28日,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联盟学校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实现联盟学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联盟学校的共同发展,成都市第五区域教育联盟高中第2组生物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在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以下简称:成都二十中)顺利举行。

成都二十中胡铃冬校长、刘利军副校长、杨关键副校长、生物教研组全体教师以及联盟学校温江二中、崇州蜀城中学、彭州濛阳中学校领导和生物教研组教师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课堂展示

成都二十中刘婷老师采用“读故事、讲故事、听故事”的全新模式来完成这节课。以问题教学的思路去引导学生准备故事,再使用问题教学的策略启发学生思考“赫尔希和艾弗里的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刘老师用自己激情洋溢的情绪感染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带领学生亲身重走科学探索之路,整个课堂气氛活跃。

温江二中刘佳老师教态清爽,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层层深入。从贴近生活的核酸检测引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整个课堂采用“阅读-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的教学模式,利用“假说演绎”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充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合作学习的能力。

蜀城中学李德容老师在整个课堂中特别注重双基,注重知识的落实,注重教材的细节,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能力。从实验探究的角度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濛阳中学罗凤娟老师以恐龙引入,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采用“提出问题-引导阅读-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熟练地使用问题串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说课和议课

下午,四位授课教师就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自评。

四位青年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迥异的风格所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各具特色,各有精彩,设计巧妙、形式创新、善于反思。

随后,温江二中吴觐宇老师、蜀城中学王小燕老师、濛阳中学王艳芳老师、成都二十中乔静老师分别点评了上午的四堂课,并代表各联盟学校分享了在生物教学和教研组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建议。

专家评课

最后,乐天老师对每堂课进行了深入的点评,重点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带领在场所有教师对课程标准中科学史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出教材不同章节的科学史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体会编者的良苦用心。在教学中敢于尝试,不要墨守成规。

在座的各位老师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大家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升华,在交流中加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

颁奖仪式

学校全力筹备,授课教师精心准备,备课组相互启发,教研组集体打磨,一堂课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也彰显着大教研的合力。每一位授课教师各显其能,精彩纷呈,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从上午展示课到下午的专家点评、教研组长评课、授课教师交流,一天下来非常扎实,可谓是干货满满,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同课异构不是同台竞技,也不仅仅是展示、提供优质课供联盟学校观摩,而是带着主题的课堂研究。在活动中共商共议确定细则,联盟学校之间形成良好学术研讨氛围,通过教师之间切磋,丰富了教学和教研的模式,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热情,各校教研组都展现出了本校特色和教研水平。

据悉,从2021年4月拉开序幕,目前五区教育联盟高中第2组已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七个学科28节同课异构展示,5月份将开展物理和政治学科展示。(陈海燕)

责任编辑:王颖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