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小学:数字赋能启思维,趣味算式探新知

发布时间:2025-11-10来源:成都市浣花小学校 作者:李林浏览量:2934

11月5日,区教科院组织了一场以“数字赋能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片联组数学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汇集了片区所有学校的数学教师。成都市浣花小学任慧老师、马晶平老师分别承担了课堂展示和说课分享的重要任务,充分展现了教师的风采。

20251109_214545_207.jpg

课堂伊始,任慧以有趣的“读心术”游戏点燃学习氛围,通过轻松的互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算式中的奥秘。在探究环节,她以“几个1相乘”的算式组为载体,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运用计算器验证,逐步提炼出“观察、对比、联想”的探究方法,并通过元认知提问帮助学生掌握规律。面对复杂乘法问题,学生们自然运用“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课堂最后还拓展分享了“142857”的循环规律,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

20251109_214545_210.jpg

马晶平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AI赋能教学改进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说课:本节课紧密契合《新课标》要求,教学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从“竖向递推”思维转向“横向结构”思维。基于学情分析,明确了“掌握规律、学会方法”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0251109_214545_215.jpg

马晶平重点分享了学校数学组在AI赋能教学迭代方面的宝贵经验。教研团队通过“课堂实录—AI诊断—优化改进—再次实践”的循环模式,持续优化导入、探究、迁移等关键环节。

20251109_214545_216.jpg

青羊区教科院数学教研员刘艳老师在总结点评中指出,数字赋能教学要适恰,AI技术不一定要在课堂中使用,还可以深入备课、课后评价等环节,实现全过程赋能。她特别强调,本次展示课最大的亮点是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掌握观察、发现、验证、应用的完整探究路径,这种培养思维能力的做法值得推广。

从前期集体备课、多次磨课到现场展示,组内教师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每一次教学研究的深入,最终都要落实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浣花小学的数学教师团队将继续探索更优质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不仅收获知识,更收获思维的成长和探索的乐趣!(李林)

责任编辑:张馨月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