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如何“超燃”进阶?七中育才附小锦官驿校区让成长真实发生
发布时间:2025-11-10来源: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属小学锦官驿校区 作者:江蕾 通讯员 黄悦 乐陈博宇 胡艺平 何春疆浏览量:2842
在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属小学锦官驿校区,小初衔接不只是“衔接”,更是价值观念的浸润,思维方式的启迪,学生成长的进阶! 语言素养:在真实语境中搭建桥梁 在成都市七中育才教育集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力量汇聚”理念的引领下,一场聚焦语言素养贯通发展的深度教研活动拉开帷幕。 11月5日上午,“聚焦衔接促成长 共探育人新路径”英语联合教研在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属小学锦官驿校区举行,成都市“网链共享计划”网点校跟岗教师、锦江区2025级新苗班的教师、锦江区5-7年级的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参加本次联合教研的还有:锦江区教育局小教科贾思鑫、锦江区小学英语教研员熊羿、锦江区中学英语教研员刘春、锦江区教科院教师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董文婧、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区主任扈利平、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区英语备课组长皇影。
学科思维:在日常课堂中自然生长 五年级上册《Unit3 Animals Period2》课例,七中育才附属小学锦官驿校区刘雅瑜老师以生动语篇做载体,通过AI巧妙营造真实语境,于互动中点燃学生的表达欲望,在任务中筑牢语言基础。
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区詹雅琴老师执教的七年级上册《Unit 4 My Favorite Subject》听说课,目标明晰、逻辑严谨,在环环相扣中梳理出“启动-延展-结束”对话的逻辑层级,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与语用能力的协同共进,让小学积蓄的能量在初中阶段精彩绽放。
教师成长:在小初教研中悄然发生 七中育才附小锦官驿校区的张文雅、刘坤就五年级上册《Unit3 Animals》课例进行说课。
七中育才附小锦官驿校区英语教师团队在本堂课中基于“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一观念,精心设计整体教学方案,结合新课标所提倡的“课程应实现育人”这一要求,分享了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巧妙融入衔接意识,使单元教学成为促进学段贯通的能力提升点。
七中育才附小锦官驿校区的教研组长钟莉以《小初衔接视域下英语听说课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系统剖析了听说课中衔接策略的具体实施路径,通过从微观教学活动入手,持续的贯通课例研讨,探索“知识-能力-素养”转化的新路径。
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的詹雅琴老师,从初中视角回溯小学,精准阐述了七年级英语听说教学的核心需求与发展方向,助力小学教师更准确地“预见未来”。
专家引领:共探英语教学新路径 锦江区小学英语教研员熊羿指出,有效的衔接在于尊重学段特点,遵循“求同存异”。“同”在注重分层进阶、结构化知识学习,“异”在符合学段特点的教学侧重与深度。小学重在培养兴趣、感知语言,中学重在梳理逻辑、深化思维。二者协同,助力学生能力平稳进阶。
锦江区中学英语教研员刘春高度评价了两节展示课。她指出,通过层次化训练、结构化建构与情境化设计,以支架教学实现语言内化,共同诠释了“听说共生、能力递进”的理念。小学课堂重在“趣”与“感”,初中课堂侧重“理”与“思”,清晰展现了学段间的自然过渡与无缝衔接。
通过前期的协同教研和展示课中的现场交流,老师们在“听说课”的小初衔接探索中,达成一些共识:一是坚持“听说共生”,紧扣学生语言习得规律。小学重“激趣”,中学重“深化”;二是把握“衔接有阶”,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节奏。立足本学段目标,实现自然过渡而非简单加速;三是注重“策略贯通”,推动教学方法有序延伸。小学初中课堂一脉相承,双向观课促进教师明晰能力进阶路径,共同支撑学生语言能力的持续发展。
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属小学锦官驿校区小初不只是“衔接”,更是以思维为笔,勾勒能力进阶的脉络;用联结作墨,晕染知识融合的画卷。(江蕾 通讯员 黄悦 乐陈博宇 胡艺平 何春疆) |
| 责任编辑:王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