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辩、写、演承文脉,金沙小学这场活动让汉字学习不再是难题
发布时间:2025-11-08来源:四川教育在线 作者:赖波 赖羽纶 杨丹浏览量:3010
整齐而洪亮的诵读声、笔尖在白纸上游走的沙沙声、争先恐后的抢答声……多种声音交织共振,谱写了一曲生动鲜活的汉字文脉传承交响曲。2025年11月7日,成都市金沙小学举行了以“承中华文脉,辨汉字珠玑”为主题的汉字达人秀暨《豆儿辨字》新书发布活动。从读、辩到写、演,从个人争锋到团队合作,一场集知识、趣味与协作为一体的汉字文化盛宴正在这里精彩绽放。
智勇闯关 彰显汉字学习成果 比赛还未开始,但教室里早已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在同学们的翘首以盼中,这场关于汉字的比拼正式拉开帷幕。率先开始的是个人赛,同学们火力全开、锋芒毕露。平声还是仄声,前鼻音还是后鼻音,同学们字正腔圆,精准拿捏,朗朗书声中传递的是汉字沉淀千年的历史古韵;“鹭”与“鹜”的形神辨析,“糜”与“靡”的字义区分……即便字形再相近的汉字,也难不倒同学们,他们举手投足间尽显扎实深厚的文字功底;在汉字的学习中,会读、会辨别很重要,但会写也同样重要。个人赛的最后一个环节,成功晋级的三十名选手,在白纸上挥笔作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笔走龙蛇间全是日积月累的真功夫。
团队赛中,协作之花在教室悄然绽放。“源起”抢答中,同学们高举手臂,目光中是昂扬的斗志,都想为团队贡献力量,每一次抢答成功都收获了全场的欢呼与掌声;“发展”组字中,同学们开启头脑风暴,你一言我一语,转眼间便凑出一连串的汉字;“创意”表演中,同学们挤眉弄眼、手舞足蹈,用身体演绎成语,让汉字“活”过来,变成可感、可演、可共创的文化载体。
新书发布 巧解汉字学习难题 紧张而激烈的比赛过后,迎来的是此次活动的重要环节,由学校党总支书记钟樱主编的《豆儿辨字》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钟樱首先详细介绍了书籍的创作缘由。她表示,随着语文课程的逐步深入,中高段学生在错词、混淆词的辨析上有了瓶颈,难以精准区分,这一情况甚至有向下延伸的趋势,低段同学的学习也愈发困难。于是,“走课”研究组在学校集团一百六十多位语文老师的支持下,收集了大量真实案例,筛选出了一至六年级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典型汉字,为这些字添加上故事或是诗词,引导学生们完成从“踩雷”到“避坑”完美转变,帮助学生们构建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
《豆儿辨字》一书从儿童视角出发,探索汉字的起源、辨别汉字的本义、串联汉字字义的变迁、拆解汉字的结构规律,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搭建起汉字学习的桥梁,让学生们在轻松易懂中认识汉字,了解汉字,从而爱上汉字。 据悉,在夯实学生汉字学习的基础上,未来,“走课”研究组的老师们将延续教育初心,推出《豆儿写话》,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表达能力,让语言之花在更多学生们的笔尖绽放。
汉字盛宴已经落幕,但文脉传承从未止步。从个人闯关的专注到团队协作的热血,从《豆儿辨字》的智慧沉淀到未来《豆儿写话》的美好期许,金沙小学用生动的实践让汉字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符号,而是在身边不断流淌的文化密码。(赖波 赖羽纶 杨丹) |
| 责任编辑:杨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