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有据 成长有迹 花都幼儿园情境化循证评价助力儿童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25来源:成都市温江区花都幼儿园 作者:张红 通讯员 潘红婷浏览量:2659
2025年10月23日、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温江区教育局、成都师范学院承办的“和合创生·育向未来——集团化办园模式下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温江成功举办。研讨会包括一场主旨报告、三个不同主题的分会场报告和八个现场观摩。 2025年10月23日下午,光华新城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樊朝霞在分会场二(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做了题为《基于“雁阵三思”科研范式的课程评价改革赋能集团优质均衡发展》的汇报发言。分享了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光华新城教育集团,以“雁阵三思”科研范式推动课程评价改革,破解集团化办园园所失衡、标准不一、协同不足的痛点。构建“童心笔记 1432”循证评价模型,通过童心笔记工具、四维情景评价、三机制联动、两平台赋能,实现评价范式、教育质量、集团生态科研化提升。
2025年10月24日上午,成都市温江区花都幼儿园作为研讨会观摩现场之一,以“循证式儿童自我评价”为主题,呈现了光华新城教育集团5所幼儿园以“童心笔记”为载体的情境化循证评价。
活动吸引了来自天津、青海、凉山、安徽、上海、内蒙古、广东、云南、重庆、成都等地区的130余名教育专家、园长、老师们参加,邀请四川省直属机关玉泉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袁园作为点评嘉宾;也受到了来自区域内的成都市第十四幼儿园、大邑县潘家街幼儿园、崇州市实验幼儿园等幼儿园的关注。
课程评价环境展区以“情境为基、循证为核、工具为链”为核心逻辑,系统性呈现新幼集团“童心笔记”在幼儿园不同情境中的运用评价。 主展台呈现了“童心笔记”工具集群:日志、图谱、海报、星章在主题活动、生活场景、运动活动、教学活动中的动态应用,彰显了集团引领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内涵提升。 光华新城幼儿园呈现了大班《追风西柚娃的奇妙旅程》课程实施中,以童心笔记捕捉儿童的成长,贯穿课程审议前、中、后全流程,清晰地呈现了儿童发展轨迹。
鱼凫幼儿园以《污水变身记》课程为例,打造“回应性关系”成长故事馆,以“观察—回应—反馈—成长”的循环为主线,呈现了幼儿成长与师幼关系的双向建构历程。
南城幼儿园呈现了在儿童生活场景背景下,以“洗手”为例,用四维载体、三阶实施,让评价融入幼儿的日常。
花都幼儿园通过《斯巴达小勇士》,以“儿童日志”“时光图谱”“成长星章”等可视化工具,记录孩子们从畏惧到勇敢、从独自尝试到合作挑战的真实成长。
走进花都幼儿园的“运动立体营”,野趣营里,孩子在山坡、沙池间冒险,老师以动态陪伴筑牢安全防线,游戏日志成为他们反思分工的成长工具。
体能挑战营中,幼儿自主设计运动路线,在运动游戏里锤炼力量与协调性;自然闯关营内,“土豆大丰收” “智慧灌溉”等游戏定格孩子们的自然探索、身体运动,“让运动,不止于运动”的理念落地生根。
10月24日上午,在集团总园长樊朝霞的主持下,花都幼儿园观摩活动精彩开场。围绕“评价有据 成长有迹:情境化循证评价助力儿童发展”这一主题,六位教师随后展开了分享交流。 光华新城幼儿园副园长王珊作经验分享《童心笔记:为幼儿的成长按下“记录键”--主题活动中“童心笔记”支持幼儿自我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鱼凫幼儿园园长陈艳、主任柴敏组织大班数学活动《小花匠》。
南城幼儿园陈丹老师分享案例《从“袜子失踪”到“魔法整理师”--中班幼儿自我管理的“可视化成长密匙”》。
花都幼儿园副园长粟秋作经验分享《从“隐形人”到“关键人”:AI 赋能幼儿户外运动安全的保育教研循证评价实践》。
花都幼儿园副园长潘红婷作经验分享《运动立体营赋能成长:幼儿园三维运动评价实践探索》。
四川省直属机关玉泉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袁园作为点评嘉宾谈到:此次会场呈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评价,一个是赋能。光华新城幼儿园教育集团运用“童心笔记”这个评价工具,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杠杆”,贯穿于课程、运动与生活场景,体现了“观察有据、支持精准”的循证理念,有效促进了幼儿、教师和园所的协同发展。无论是在游戏现场、案例分享还是经验汇报中,集团都充分运用“童心笔记”与AI智能工具,为教研与环境建设持续赋能,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循证支持的转变。评价的鉴定、诊断、改进与导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呈现出“教师眼中有光,孩子脸上有笑”的和谐教育样态。
本次半日观摩不仅是一次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场关于“如何真正读懂儿童”的教育对话。在集团化办园的引领下,花都幼儿园以“情境化循证评价”为支点,撬动教育过程的精准化、个性化与科学化,让评价成为支持幼儿成长的内在力量,也为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可延续、可拓展的实践智慧。(张红 通讯员 潘红婷) |
| 责任编辑:杨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