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观看2025年秋季学期高校普法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5来源: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文/廖颖 图/黄曦浏览量:2502
为提升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与安全防范能力,近日,来自多所高校的志愿者通力合作,通过手语示范、案例讲解、视频展示和情景剧演绎,围绕网络安全、反诈防拐及居家安全等主题,为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多个省市的特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普法课。 (一)武汉大学:网络安全主题宣讲 武汉大学三位志愿者童话、熊睿靖雯、夏嘉蕊联手围绕网络安全知识展开宣讲。童话介绍了网络世界的“绿灯行为”:谨慎保护个人信息,进行文明的网络互动以及选择和使用正规、官方的网络平台与服务。熊睿靖雯通过真实案例以及短视频介绍了网络世界的“红灯行为”——银行卡、电话卡随意出借,参与线上赌博以及点击陌生链接、扫描不明二维码,告诫同学们“红灯行为”绝对不可为,否则“轻则财产损失、隐私泄露,重则需承担法律责任”。此外,她分享了应对没有明显的危害性特征,但是潜藏风险的“黄灯行为”的方法:先暂停行动,再保存证据,必要时求助平台或警方。夏嘉蕊以“网络小交警实战演练”的生动形式带领同学们亲身运用学习到的识别“网络世界红绿黄灯行为”的知识,呼吁同学们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平安快乐地成长。
(二)西南政法大学:居家安全知识宣讲 西南政法大学志愿者林同涛从居家防火、防盗以及不高空抛物三方面展开宣讲。关于防火,他提示同学们“绝不玩火,远离厨房,安全用电以及学会检查”,并提醒如果真的遭遇火灾,要切记“生命第一,不要贪恋财物,大声呼救,提醒家人和邻居,以及迅速撤离和报警求助”。关于防盗,他向同学们强调“出门和晚上睡觉前要反锁家门和关牢窗户,不给陌生人随便开门以及不在外炫耀家中贵重财物,如发现家中有贼时不应与坏人正面冲突,应拨打110报警”。关于不高空抛物,他向同学们说明了高空抛物的危险性,并呼吁杜绝高空抛物的行为。 (三)多元形式:普法融入手语、特制视频与情景剧 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志愿者黄琼主持,北京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清华大学公益普法宣讲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普法团队负责本次活动宣传工作。西南政法大学志愿者孙娜、顾京津带来法律手语教学视频,以规范手势细致讲解了“宪法”“民法”“权利”等法律核心术语;四川大学志愿者李玮璇、龚美行、许家诚制作提供“网络反诈与居家安全”视频,该视频将宪法条文与生活中常见的诈骗手段结合,有针对性地解析如何应用法律知识防范网络诈骗,保护自身安全;武汉大学志愿者围绕“校园普法反诈骗”主题精心设计五个小型情景剧,生动地展现了活动中奖、代练陷阱、冒充老师骗取家长钱财、冒充家长诱拐孩子等常见骗术,向特校学生强调提高反诈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廖佳妮、罗燕,重庆师范大学志愿者袁芳靖、周佳慧组成本次普法的手语翻译团队,他们通过手语实时向特校孩子们传达法律信息,不仅让法律听得见,更让法律看得清;复旦大学志愿者鲜林桐全程无障碍技术支持;中国政法大学志愿者许乙贤负责课程管理工作;广州音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实时语音转字幕技术。多团队合作,多元多渠道的传播方式,让法律知识更鲜活、更具亲和力、得到更好传播。 (四)总结 本次活动不仅普及了网络安全、反诈防拐和居家安全等法律知识,更传递了“提升法律意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理念。志愿者们的倾情奉献与生动诠释,为同学们点亮了安全的灯塔。未来,校地将继续携手,推动法治宣传深入校园,让安全与法治成为青春旅途中的坚实守护。 |
| 责任编辑:李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