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迎宾路小学深化课程改革,赋能未来课堂
发布时间:2025-10-23来源:成都市迎宾路小学 作者:陈海燕浏览量:2045
当语文课遇见《亲爱的汉修先生》,当道德与法治课开始《与时间交朋友》——我们不禁思考:课堂的终点,还仅仅只是知识点吗? 在核心素养时代,什么是真正能留给学生的宝贵财富?答案已然清晰:是那种超越知识、可迁移的思维能力。 为深化课程改革,推动高质量课堂落地,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成都市小学‘学习、实践、情感’三核心能力跨学科跨学段贯通培养系列活动(六)”于10月21日在成都市迎宾路小学举行。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幼小教育研究所所长张碧荣;金牛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局党组成员、教科院书记、院长张有财;成都市教育监测评估中心主任、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所长、语文和书法教研员罗良建,以及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各科教研员、五区域教育联盟义务教育段第六组成员校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思维能力在小学学科中的内涵具化与发展”,不仅是一次教学研讨,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践探索。 活动聚焦:破解思维培养的“教学密码”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让“思维能力”变得可见、可教、可学? 本次活动通过真实课例与精准点评,呈现如何在不同学科中“具化”思维路径、“发展”思维品质,并实现跨学段“贯通”培养。 活动亮点:一场理论与实践的思维交融 ·课例观摩|从文学到生活的思维体操 胡友红老师《亲爱的汉修先生》整本书阅读推进课 胡燕老师《我和时间交朋友》道德与法治课 ·精准点评|思维教学的智慧分享 兰馨雨老师点评 程丽蓉老师点评 ·专家引领|凝练升华,指引未来 来自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领导与各学科教研员以沙龙形式展开深度交流,探讨不同学科课堂中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思维训练与课程内容的融合互鉴,以及“学习、实践、情感”三核心能力跨学科跨学段贯通培养的持续推进策略。专家们系统勾勒出思维能力培养的路径与方向,从理论到实践,提供可落地的教学蓝图。 思维能力,是孩子迎向未来的核心装备。而此刻的每一步探索,都在为他们锻造这件至关重要的行囊。(陈海燕) |
责任编辑:张馨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