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小清淳分校“灯塔导师”以师者微光,点亮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9-23来源:成都市茶店子小学清淳分校 作者:魏雅莉 浏览量:2864
为深耕教师队伍建设,传承教育匠心,筑牢育人根基,成都市茶店子小学清淳分校于9月18日举行师徒结对仪式。学校党支部书记周华林、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杜蓉、金牛区教育专家罗莉出席活动,活动由大队辅导员张静老师主持,全体与会人员与教师一同见证“灯塔导师”与“青年榜样”的成长之约,以师者微光点亮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颁聘书:立灯塔,树标杆 仪式伊始,茶店子小学清淳分校为“灯塔师父”颁发聘书。一张张聘书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责任的重托——它承载着学校对资深教师教育经验的认可,也寄托着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期许。“灯塔师父”们手持聘书,眼神坚定,他们将以多年深耕教育一线的智慧与经验,成为青年教师前行路上的“领航者”,为清淳分校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传帮带”的强劲动力。 行拜师:承古礼,传匠心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悠扬的氛围中,拜师仪式拉开帷幕。活动现场,一句“在茶小清淳,有一种接力,叫薪火相传;有一种情怀,叫守望相助;有一种传承,叫师徒相授”,道出了茶小清淳代代相续的教育情怀,也点明了此次师徒结对的深层意义——以传统师道为魂,以现代教育为骨,让教育智慧在传承中创新。 随着主持人的邀请,青年榜样教师代表与灯塔模范依次上台,一场庄重的传统拜师礼就此展开。“师道大矣哉,束脩六礼历代相传”,青年教师手捧“束脩六礼”,以最诚挚的姿态呈给师父,这份承载着敬意与求学之心的礼物,既是对传统师道的致敬,也是青年教师扎根教育、虚心求教的初心表达。 “古之学者必有师。经师易遇,人师难得。”在全场的注视下,徒弟们郑重呈上“拜师帖”,一笔一划皆是对“拜师学艺、潜心成长”的承诺;师父们则回赠“回徒帖”,字里行间满是“倾囊相授、助力成长”的期许。一纸拜帖,以昭慎重,从此师徒携手,开启“教学相长、共生共荣”的教育征程。 签承诺:守契约,共成长 仪式现场,师父代表李圆圆与徒弟代表叶柳依共同上台,签订《师徒结对承诺书》。落笔的瞬间,不仅是师徒双方的正式约定,更是对“契约精神”的践行。“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全体师父能以“灯塔”之姿,照亮青年教师的成长路;全体徒弟能以“追光”之态,在师父的指引下快速成长,最终实现“师父与徒弟共进步、个人与学校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表心声:话担当,谋发展 “作为师父,我们将以‘严’立教,以‘爱’育人,不仅要在教学技能上倾囊相授,更要在育人理念上以身作则。”师父代表向盈欣在发言中动情表示,她承诺将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徒弟专业成长的“引路人”与职业道路的“守护者”,与徒弟一同深耕课堂,探索教育的真谛。 “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成长平台,感谢师父们愿意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徒弟,我们将以师父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多听课、多思考、多实践,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担当。”徒弟代表甘雨涵的发言充满朝气与决心,道出了全体青年教师扎根教育、追求卓越的共同心声。 此外,杜蓉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对师徒双方提出具体要求:“师父要立足课堂,将教学经验转化为徒弟的成长养分;徒弟要主动融入,在日常教学中对标师父,听课是教师成长的‘捷径’,师父要严格要求徒弟多听课、听好课,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金牛区教育专家罗莉则特别强调:“师带徒,徒促师,共成长。要带着徒弟一起评课、研课,在深度交流中提升教学洞察力,让每一次听课都成为成长的‘加油站’。” 作总结:明方向,启新程 活动最后,校长周华林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师徒结对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仪式,更是学校构建“梯队化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传承清淳教育精神、培育未来教育力量的关键一步。 周华林在发言中特别强调:“师徒结对承诺书中的甲方与乙方,并非简单的身份划分,而是基于教育责任的契约关系。双方需以契约精神为准则,师父履行‘传帮带’之责,徒弟恪守‘勤学好问’之态,唯有双向奔赴,才能让师徒结对真正落地见效。”这份承诺书,既是对双方责任的明确,更是学校以制度保障教师成长、以契约精神护航教育质量的生动体现。 未来,“灯塔导师”与“青年榜样”将以契约为基、匠心为魂,共研教学、同悟初心;学校也将以此为起点,完善教师培养体系,为培育时代新人、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注入“清淳力量”!(魏雅莉) |
责任编辑:杨紫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