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守护师生身心健康,胜西小学筑牢新学期健康校园防线
发布时间:2025-09-07来源:成都市胜西小学 作者:赖波浏览量:2258
夏末秋初,新学期的序幕缓缓拉开。为给全体师生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成都市胜西小学聚焦“师生身心健康”核心,精心组织三场专题培训,从学生传染病防控、心理适应,到教师健康管理,全方位织密校园健康守护网,为新学期注入“健康动能”。 学生健康·生理篇 科学预防传染病,筑牢校园安全墙 校园是人员密集场所,传染病防控至关重要。为提升教师对校园传染病的应对能力,学校特邀健康副校长团队、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全科主治医师魏宏宇,带来“传染病预防控制”专题培训,为学生生理健康保驾护航。 魏医生结合临床案例,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这两类校园常见蚊媒传染病为重点,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关键知识:两类疾病均通过伊蚊传播,典型症状为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当前部分地区仍有流行风险。针对校园场景,她特别强调“预防是关键”,并给出具体可操作的防控方案:1、环境整治:号召师生共同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每日清扫教室、食堂等重点区域,及时清理积水,从源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2、个人防护:指导教师督促学生做好日常防护,如教室安装纱门纱窗、外出时合理使用防蚊用品;3、应急处置:详细拆解“监测-报告-处置”全流程,从学生晨午检、蚊媒密度监测的日常规范,到疑似病例出现后的隔离、送医、疫点处理,还通过场景模拟演示操作细节,让教师们清晰掌握每一步要点,为学生筑起“安全防线”。 学生健康·心理篇 用心护“心”,助力平稳开学季 经过漫长假期,孩子们重返校园难免面临“开学适应期”。为帮助教师科学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学校召开秋季开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聚焦“如何帮孩子顺利过渡”展开深入分享。 培训中明确:开学初期是学生心理适应的“关键窗口”,每个孩子的调整节奏不同,有的快速融入,有的则需要更多时间。教师们需多一份理解与包容,避免过早施加学习压力,给孩子充足的适应空间。 同时,培训还细致梳理了学生心理状态的“观察要点”,提醒教师重点关注三类异常表现:1、情绪信号:是否频繁焦虑、哭泣,或持续低落、易怒;2、行为变化:上课注意力是否下降、作息是否紊乱(如迟到、打瞌睡)、与同学交往是否减少;3、身体反应:是否频繁抱怨头痛、胃痛却查无生理原因,或饮食习惯突变。 针对这些情况,培训提出“四多”关爱小技巧:多一句日常问候、多一份问题理解(先问原因再处理,不盲目批评)、多一次进步鼓励、多一点调整耐心。简单的举动,却能让孩子感受到校园温暖,平稳度过“开学适应期”。 教师健康·守护篇 关注“引路人”健康,赋能教育新征程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自身健康更是教育工作的基础。为提升教师健康意识与疾病预防能力,学校特邀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黄婕老师,开展“脑卒中的预防与健康管理”专题培训,用专业知识守护教师身心健康。 拥有近20年神经重症护理经验的黄老师,从脑卒中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入手,着重强调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让教师们重视这一健康威胁。 培训中,黄老师详细讲解脑卒中“三级预防”策略,内容实用又贴近教师生活:一级预防(未病先防):教大家识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倡导“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二级预防(已病防变):针对有发病史的教师,强调规范用药、定期随访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三级预防(重病康复):介绍危重患者的急救处理与康复护理要点,让教师们既懂预防,也知应对。 新学期,新起点,健康是最好的“开学礼”。成都市胜西小学将持续以师生健康为核心,常态化开展健康促进活动,让健康理念融入校园每一处,为师生成长保驾护航,助力新学期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赖波) |
责任编辑:王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