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沟通密码,胜西小学班主任共筑育人同心桥
发布时间:2025-09-07来源:成都市胜西小学 作者:赖波浏览量:3050
暑气渐消秋意至,耕耘不辍启新程。开学伊始,为破解班主任家校沟通难点、提升协作效率、凝聚育人合力,成都市胜西小学特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破解家校沟通密码——班主任沟通艺术与危机应对”专题培训,邀请深耕教育一线13年且仍带毕业班的名优班主任陈雅儒老师,带来兼具理论与实战价值的沟通指导。 趣味互动开篇,解锁沟通新认知 培训伊始,陈雅儒老师以“沟通情景小测试”引入:“若家长说‘孩子在家不听劝,学校是不是也这样’,你第一反应如何回答?”班主任们踊跃分享后,陈雅儒点评:“沟通首要是接住情绪,家长这句话更多是表达焦虑,而非单纯问问题。” 简单互动拉近距离,也让大家意识到,共情与轻松氛围是有效沟通的“敲门砖”。 直面现实困境,剖析沟通“拦路虎” 陈雅儒结合案例,细数家校沟通难题:学校倡导家校生协同,但部分小学家长对孩子期待过高,学校规则与家庭习惯难融合;“双减”后无书面作业,家长担忧学业,班主任处境两难;部分家长依赖网络育儿攻略,质疑教师建议;学校场地有限,难满足孩子个性化需求,易引发投诉;网络让孩子认知超前,家长过度担忧叠加负面信息,导致教师沟通 “如履薄冰”。这些分析精准戳中困惑,现场共鸣不断。 锚定核心共识,以“儿童友好”破局 陈雅儒提出破局关键——锚定“儿童友好”共识,且需落到实处:一是筑牢安全底线,做好教室、厕所等场所防护,夯实信任基础;二是遵循发展规律,区分 “习惯不好”与“能力没到”,不盲目贴标签;三是尊重儿童主体,让孩子参与沟通决策,提升家校配合积极性。 践行“二三四”原则,掌握沟通“分寸感” 陈雅儒总结的“二三四”沟通原则,让班主任们深受启发。“二”即看见双方现实:了解孩子兴趣,理解家长育儿观念与处境;“三”即三个尊重:尊重家长职业(不贴标签、避敏感词)、心理情绪(关注沟通状态)与家庭隐私(保密特殊情况);“四”即四个适度:距离适度、态度适度、应对适度(遇特殊家长不慌不吵)、场景适度。 活用“五好”技巧,让沟通更有温度 陈雅儒分享的“五好”沟通技巧,实用且易落地:一是非语言沟通,通过日常发作业、拍板书建立信任;二是调研取证,用作业照片、课堂视频明确问题根源;三是细致观察,关注家长肢体语言,沟通后跟踪孩子改善情况;四是耐心倾听,用开放式提问引导表达,不打断反驳;五是巧妙表达,先肯定再提具体建议,沟通后及时复盘。 应对特殊家庭沟通场景 针对特殊家庭沟通,陈雅儒建议:平时多关注特殊孩子,积累情感基础;用开放式提问了解需求;沟通时微笑重复事实、不卑不亢,难处理时求助学校;保持良好心态,不被家长情绪影响。 学有所思,行有所向。培训尾声,班主任们围坐请教,陈雅儒耐心解答并分享沟通笔记本。培训后,多位班主任表示:“以前怕家校沟通出错,现在掌握了方法,心里更有底了”“这些技巧很实用,开学就能用到工作中”。 教育是家校携手的协奏曲。此次培训为班主任破解了沟通困惑,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班主任专题培训,助力教师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搭建者,与家长携手共筑学生成长同心圆,为孩子们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赖波) |
责任编辑:王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