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实小教师践行课例研究,促进高效教研

发布时间:2022-05-23来源: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校 作者:张红浏览量:3592

为持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研活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2022年5月16日下午,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校二年级数学教研组以课例研究为抓手,借助校本教研展评活动,开展了一场高效教研。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学校校长周丽、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恒作、名师评审团以及一二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

一、课前陈述

倾听和表达在教学活动中是交互进行、紧密相连的,低学段学生更应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和表达习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二年级数学组杨露老师结合教研课题——《小学低段数学课堂倾听与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性》,以《最喜欢的水果》为课例进行课前陈述,从选题背景到策略研究,从量表设计到课堂观察,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二、展示

二年级数学组杨海燕老师和二年级七班的孩子们为大家呈现了一堂趣味十足而又井然有序的课堂——《最喜欢的水果》。讨论投票要求、记录选票结果、提出购买意见等一系列丰富的课堂活动,给了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深刻进行倾听和表达。在对比不同方法后,联动本班的班主任官丹老师提出了购买意见,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最后以视频引入选择电影票的问题情境,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而立足课堂的反思更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课例展示结束,杨曦老师结合组内教师的观察量表,以《最喜欢的水果》一课为例进行了深入的课后反思。

随后,一年级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对本次校本展评进行了心得分享。然后,一年级教研组的老师就小组合作表达和低年级表达培养的层次定位提出问题,接着教师们深入探讨该培养定位问题。

四、名师点评

办公室杨海燕主任结合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是要有看得见的风景、走的到的终点,形象说明学习这一过程应是充满生机活力与明确目标的,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一定要紧抓学习本质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袁晓琼老师和黄可主任对本节课进行了专业点评。认为二年级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做的很出色,尤其是在这样的操作课堂,孩子们能动能静,展现了高水平的倾听能力。同时,她们提到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精准设问,更要给孩子搭建语言支架,让孩子借助语言,将思维化“无声”为“有声”。

成长指导

刘恒作主任指出,本次校本教研展评活动,以教学实例为基础,不断剖析课堂中优缺点,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高效高质量。同时,老师们应结合新课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平常的教学中,通过课例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有每个课堂有所改变,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稳步提升!张红

责任编辑:郭霞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