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双减”,双水小学语文组“精教乐学”
发布时间:2022-02-26来源:成都市双水小学 作者:孙林馨 通讯员 杨婉琦浏览量:3126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国之大计。作为站在“双减”工作主阵地上的一线教师,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双减”内涵,以求获得专业成长。 2022年2月24日,成都市双水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以“拥抱双减,精教乐学”为主题的2021-2022学年度下期第一次语文大组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从“上期教学质量分析及工作回顾”“本期教研整体规划”“新型备课组的五项机制分析”三方面开展。 集思广益 继往开来 活动初始,黄慧老师首先就上学期语文组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语文组“双减”工作的落实以及信息技术2.0的学习成果。 一年级组的唐薇老师就“双减”政策出发,指出上期一年级期末特色综合素质测试“小鲤鱼跃龙门”意在培养低年级学生认、写、背、说的能力。多学科融合下的游戏化、情境化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升了拼音、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是“双减”政策下的一大创新。 二年级组邓美德老师聚焦“多彩的活动”“特别的考试”,回顾了二年级“儿歌创编大赛”等特色活动,着眼于学生多方面素质发展,重视语文教学学科多角度融合。 三至六年级语文备课组长着眼于上学期期末质量结果,从平均分、优生率、合格率几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对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板块的典型题型进行立体呈现与解读,各版块内容环环相扣,对质量检测结果提出反思与对策,重视语文要素的落实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着眼学生语文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最后,课程管理中心李晓英主任、杨秋月副主任提出,小学段的语文教学总体要遵循承上启下、逐步放手的规律,既要紧抓中高段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低段偏旁部首、笔画名称等基础知识也不能轻视,要挖掘教材、拓展思路,突破直线式的知识体系,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拓展学科能力。 整体布局 展望未来 活动第二项,对本期语文组的教研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布置,提出本期教研几大重点有备课沙龙情景剧分享、作业设计研究与主题学习成果分享、项目式学习研究、读书分享会和教学模式研究。从个人以及团队两个层次对教研活动进行了详实、清晰的安排,为双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还进一步提出项目式学习研究已逐渐渗透课堂教学,老师们需要整合教学资源,借助项目式学习以及信息技术2.0提升课堂效率,充实课堂内容,呈现“双减”下个人对于课堂教学的思考与专业成长。 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 活动最后,课程研发中心尹华琼主任向老师们初步阐释了新型备课组的五项机制,要求各年级备课组首先确定集体备课研究主题,梳理出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核心知识与能力点,提高备课实效性。接下来,尹主任提出本期将新建新型组织管理机制,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工作领导小组,为各位老师提供理论指导,帮助每位老师明确备课目标。最后,尹主任提出本学期还将建立研究共享机制、转化应用机制、评价反馈机制,开展“五课一反思”研修模式,实行“一月一督导”制度,做到学生、班级、校园的一体化建设,争取未来三年做到“五项机制”的全学科推进,建立有序、新型的若水校园。 最后,赖校长对此次语文组的教研内容进行了充分肯定,对语文组教研中的一些重点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解释与指导,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五育并举”,提高学生对语文美的感受。同时,赖校长对语文组表达了深切的期望,鼓励全体语文教师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新学期伊始,双水小学语文组回顾过去,又展望未来。“双减”为学生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也为老师提供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思考。每一位若水教师都将运用自己的智慧积极探索,引导若水学子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相信若水教师的脚步,当如星星之火,点燃孩子们希望的火焰。(孙林馨 通讯员 杨婉琦) |
责任编辑:杨庆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