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艺传承 做追梦海滨娃
发布时间:2021-04-05来源:海滨小学 作者:魏雅丽浏览量:4180
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为学校文化创新奠定了根基。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系列节目再度启程,《传承的力量》端午篇为期三天的系列节目拍摄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参与此次拍摄活动的艺术课程研究室的全体教师和三十名优秀绳艺小小传承人,展示我校绳艺特色,体现传承的力量,给拍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顾烈日、精益求精的摄制组工作人员们、争分夺秒的工匠精神让人不觉肃然起敬。接下来小编带大家走进我们的拍摄现场! 2010年起,海滨小学开始探索绳文化课程的构建。美术学科充分发掘绳的艺术底蕴,构建了“手巧心灵,绳艺表达”特色绳艺美育课程,课程目标也与之后颁布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创意实践”相契合。 最初,美术老师们对绳艺课程的认知,仅停留在以绳代画笔,做出一系列的绳贴画、钉子画、废旧物品绳艺装饰等。当有一天,老师们在在张国庆老师的绳编工作室欣赏到品类繁多、千变万化的绳结作品,才逐渐认识到:小小绳居然可以如此变幻万千、魅力无穷! 家校合作,齐推传承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美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改革发展之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成华区教育局德育科曹科长这样说到。 “我校坚守‘爱慧教育’的办学理念,倡导‘艺术浸润童心爱慧滋养童年’的艺术教育主张,人人都是艺术工作者,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义不容辞。”杨杰校长这样说到。 两位老师一拍即合,认为学习绳编手艺不仅能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拓展传统艺术教学,也使学校美育工作更具有特色和亮点。老师们还说,“真实的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将绳编生活化,激发孩子们通过对各种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来发展孩子们的艺术感知能力。我们希望海滨的每一个孩子在艺术教育的熏陶下得到适切的发展。” “自从孩子学了绳编手工课后,家里都焕然一新。”妈妈们言语间透露出藏不住的喜悦。 在镜头前,平时静若处子的学生,谈到学习绳编手艺的感受,竟滔滔不绝了起来。 外景拍摄,共筑团队力量 为时一天的外景拍摄,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师生和摄制组之间,都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在拍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的参与性积极,拍摄时因导演的高标准要求,同一个场景或是动作、台词需要师生一遍一遍的重复配合,没有抱怨更没有不耐烦。 绳艺课堂,践行特色美育 作为省级艺术特色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我们的绳艺课程既有可内+可外,又有普及+提高。 拜访非遗传承人 “作为绳艺传承人,我很乐意走进校园,把绳艺带给大家,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学习绳编手艺……”绳编艺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国庆老师入木三分地讲起了绳艺。 通过学习绳编艺术 ,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方舞台,品味人生,感谢教育部提供《传承的力量》展示平台,使我校多年的美育教育成果得以在全国观众及教育同仁面前展示,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海滨人将一直砥砺前行。(魏雅丽) |
责任编辑:姚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