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谱新篇 《传承的力量》栏目组走进人北小学
发布时间:2019-04-30来源: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校 作者:魏雅莉浏览量:3456
2019年4月28日,教育部“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摄制组来到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以下简称人北小学),探访体艺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镜头里,人北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触摸传统、感受传统,让传统文化浸润课堂、浸润生活。 体验·传承 美术课上,张奎老师教同学们制作杖头木偶,从倒模、塑型,到组装、描绘脸部……在张奎老师的指导下,一张张漂亮的木偶脸谱诞生了;李荔老师教同学们制作黏土木偶,与学生一起用泡沫制作人物半成品,用各色黏土进行装饰。 “乐乐木偶剧团”里,成都市木偶传承人罗新康、杨露群两位老师带领四年级的同学们练习台步、训练基本操。同学们稚嫩的脸上、眼神里无不透着新奇。五年级的同学表演了成品节目《格桑花》,传承传统文化的“少年情怀”尽显于舞台之上。 在学科课堂和社团活动中,同学们了解了木偶的一般制作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描、绘、粘、捏、演的实际体验中,传承千年古法技艺闪烁出现代的光芒,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匠人匠心”的种子。 融合·传承 望江公园里,木偶剧团用杖头木偶表演了《熊猫侠变形记》。《熊猫侠变形记》是人北小学自创的武术绘本,讲述了熊猫贝贝为了帮助更多人,勤练武功,最终成为一代大侠的故事。同学们活泼优美、精练敏捷的表演收获了许多围观者的掌声。 抬手、点头、弯腰、走路……在现场指导老师手把手的带领下,学生们手中的木偶仿佛有了生命,模仿得惟妙惟肖。用杖头木偶演绎熊猫贝贝的盖世武功,豪气冲云天的同时,也多了憨厚和幽默。 木偶剧配武术绘本赋予了传统艺术更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在人北小学,传统文化项目之间打破界限,相互融合的教学实践还有很多。 创造·传承 语文课上,罗树梅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故事创编。“熊猫侠”角色焕然一新,被赋予了更多时代精神,成为同学们争相模仿的榜样。 信息技术课上,柳俐老师带领同学们制作了熊猫侠的定格动画。新技术、新手段、新思想被运用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中,同学们眼中的“传统”,不再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而是在与时偕行、推陈出新中不断绽放新的光彩。 如何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让“传承的力量”更深、更远?人北教育集团总校长刘艳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人北小学历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新时代的儿童生长在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要让传统文化点亮孩子的生命底色,让孩子以中国人的责任感、创造力守护、传承传统文化,学校必须结合自身办学理念、课程特色,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武术、木偶是人北现有的两个传统文化特色项目。学校将项目纳入“全阅读课程”“我是中国娃”版块中,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课程推动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落地生长。 部分人北家长和学生在采访中纷纷表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承载着一种民族责任,延续着一种民族情怀。他们将继续用自己喜爱的、力所能及的、极具特色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守护下焕发不竭活力。 一直以来,在“守护孩子的幸福感”理念指引下,人民北路小学坚持用“融合创生”的思路传承非遗项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者用心、用情、用理论、用实践,让“传统”这棵古树长出青春新芽,让“传统”这本老书续写时代新篇。(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校) |
责任编辑:陈冀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