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四川频道深入西安路小学调查“生活垃圾分类”

发布时间:2019-03-22来源:成都市西安路小学 作者:魏雅莉浏览量:3718

2017年国家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方案》提出,2020年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各地都先后出台过相关条例,上海、宁波等多地也以地方立法的形式重视这件事。网连中国请各地方频道记者深入各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调查。

mmexport1553226389917.jpg

人民网四川频道为配合总网调查联动,于3月21日上午选取西安路小学为四川地区的调查点,学校校长刘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mmexport1553226465701.jpg

西安路小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环境教育,已经有34年。开展了“拯救大熊猫”、“给鸟儿一个温暖的家”、 “救助长江,立碑长江源” 、“拒食野生动物,提倡饮食文明”、 “给鸟儿一个温暖的家”等活动。学校先后被评为“野生生物项目保护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 “国际生态学校”……

2018年11月,习总书记道:“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西安路小学与时俱进,从2015年开始垃圾减量及分类工作,3年多来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师生们及家长以养成分类回收的好习惯。2018年,带动了全市113万青少年加入到“垃圾分类的新时尚”。西安路小学作为全国环境教育百强学校,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西安路小学长期开展主题式、浸润式、参与式的垃圾分类活动,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循乐导师和循乐队员(循环利用,快乐童年)带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垃圾减量及分类的活动中来。学生们还小手拉大手,带动家长参与其中。

学校积极探索垃圾末端处理方式,为每个班级购买发放带有二维码的环保袋,固定了分类回收日,减少了资源浪费、善待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人民网记者现场从2至5年级抽取了部分学生,检查他们分类情况。学生们把混置在一起的垃圾正确的进行了分类。

记者就“垃圾分类的认识”、“活动感受”及“今后对垃圾分类如何推进”等问题,对学生进行采访。

mmexport1553226563599.jpg

三年多来,垃圾减量及分类,学生参与率95.52%;教师参与率由0.75%上升到84.9%,家长参与率由0升到89.7%。

西安路小学的师生坚持垃圾减量及分类 ,打造零废弃校园,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温度的环保,在绿色低碳与生态教育之间,探寻现代教育的田园梦想,推动学校、家庭、社区共同行动的永续生活之路,畅享“生命、环境、发展”主旋律,实现全育人,影响绿色城市发展。(成都市西安路小学)

责任编辑:魏敏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