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双语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会在金堂特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8-12-14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李林 通讯员 陈婷婷浏览量:3456
2018年12月13日上午,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县级课题《聋校双语教育的实践研究》现场结题活动在金堂县特教学校隆重举行。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教授彭燕、成都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莫春梅、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剑梅、教育局副局长钟刚、基础教育科科长曾元诗、副科长钟云、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副主任罗军、特教教研员叶玉等特殊教育专家和主管领导莅临指导。县域内二三级资源教室学校特殊教育分管领导及骨干教师,共6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结题会现场 与会人员参观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职教成果 专家、同仁们看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课题成果 教育局副局长钟刚翻阅课题成果资料 上午8:20,与会专家、领导、教师参观校园,走进课堂,近距离观摩了双语聋教育课题下校本课程——手语故事课《三只小猪》、聋听合作教学的《沟通与交往》课《感恩》,深刻感受到了双语教育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后,专家及与会人员参观了资源中心康复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现场展示。 聋人教师黄书利执教手语故事课--《三只小猪》 聋听教师合作教学《沟通与交往》课--《感恩》 上午10:00,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何琼主持召开课题汇报会。金堂特校课题组主研教师陈婷婷做了《聋校双语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她从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实施过程与措施,成果及成效、问题与讨论这几大方面具体阐述,课题组主研教师陈丽做了《聋校双语教育的实践分享》,从让学生提高认识,建立沟通理念入手,培养听力障碍学生沟通交往技能、礼仪,为听力障碍学生创造无障碍环境为落脚点,具体阐述这三年开展双语聋教育中培养聋生沟通交往能力采取的方式、方法和策略,以及学生的发展、变化。汇报结束后,特教专家和教育局领导对课题进行了精准的点评。彭燕教授高度评价了金堂特校课题的三大变革,真正做到了立足听力障碍学生,践行“三生”教育办学理念,同时也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注重学生几大语言的动态平衡。莫春梅主任指出金堂特校为教师、家长、学生搭建的平台都切实可行,但同时要做到聋人教师的培养。杨剑梅校长对金堂特校双语理念有深刻理解,作为“手拉手”学校,也为金堂特校理论、实践操作上提供了很多帮助。最后,县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副主任罗军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强调:大家要努力用教育科研的方式来突破教育的瓶颈,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方面,学校还应不断思考、探索、研发。 陈婷婷老师做结题报告 陈丽老师做实践分享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彭燕点评 成都大学教授莫春梅教授点评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剑梅点评 县教培中心副主任、专家罗军点评 何琼校长做总结感言 最后,金堂特教学校校长何琼说道:“以我校课题结题汇报会为契机,让省、市特殊教育专家和金堂县特殊教育工作者70余人汇集在一起,旨在推动金堂县特殊教育领域中的课题研究,让课题为每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和特殊需要的少年儿童搭建平台,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课题研究仅仅是个示范,还需要更多的普通学校资源室教师积极探索有特殊需要少年儿童的研究课题,为我县480余人的特殊儿童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教育康复服务,助推我县特殊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此次课题结题,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发展起点,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深化与拓宽研究领域,深入扎实地开展课程改革,实实在在地为特殊孩子和家庭服好务”。(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 |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