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源小学家校共育:亲子阅读与学习行为认知
发布时间:2018-12-06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魏雅莉 通讯员 崔丽浏览量:3564
书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当父母把它种在孩子的心田,再用耐心去浇灌,小小的种子就会爆发出勃勃生机,长成参天大树,启迪心灵,滋养智慧。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不仅需要时刻保持清醒,还应该努力抓住四个关键词:独立、同频、互动、启发。 互动 妈妈或爸爸带着孩子一起看书,这种一对一的模式,是最能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父母的参与,会让善于模仿的孩子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在阅读中建立的情感交流,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营养成分,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这种爱。正是这种爱,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进而一生爱书。 同频 在案例分析中,一位妈妈说:“我的学渣儿子,妈妈相信,你是来报恩的。”在这个案例中的儿子,他一点都不优秀,几乎每次考试都甩尾巴。可是,他却能安于做好自己,自爱且爱他人,自尊且尊重他人,以一颗包容开朗的心,去对待他周围的人们,这是比学习成绩更宝贵的财富。 独立 家长们现场写出“石头”的十个用处,在家长们书写的同时,苏老师进行了各种引导和干扰,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家长们的思路已经被苏老师带走了,完整的思路已经被破坏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已经消失了。由此,可以评判孩子是否独立主要看: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习惯,保证孩子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保证孩子自我思考问题的权力。 启发 “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主张启发孩子、引导孩子,而不硬牵着走;严格要求孩子,而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是不直接给出结论。以学生为主体,启发与诱导,谈话和讨论,注重自我发现,学会自我学习。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多帮助启发式提问将问题交给孩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寻找学习的兴趣点,尽量避免死读书,读死书,反复练,重复练。 两位家长现场互动游戏体会“启发” 在日常生活中、阅读中,家长可以经常就某一问题或某一故事情节启发提问孩子,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并鼓励他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培养热爱思考的好习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们不仅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和孩子互动、与孩子同频、培养孩子独立、启发孩子思考,还应切忌贪多、贪全,要抓重点,抓主要问题,不要想一次性解决孩子身上所有不好的习惯,要适当降低难度,先找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逐一击破!(成都市沙河源小学) 附:阅读过程中应当避免的几种情形: 1.强求孩子背诵书中的内容。 2.强求孩子去记住书里的文字。 3.强求孩子表演书中的角色。 4.在开始读之前就提一堆问题,让孩子作好回答的准备。 5.只选自己喜欢的书读,不管孩子是不是喜欢听。 6.在读完书之后,向孩子解释故事的意义或者主题思想。 7.不管孩子在讲故事的时候提出什么问题,全都回答。 |
责任编辑:姚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