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小学开展重点规划课题研讨暨结题培训会
发布时间:2018-12-05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赖波 通讯员 向璐浏览量:2931
2018年11月27日,市级重点规划课题《成都市中小学创新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题研讨暨结题培训会在龙泉三小举行。来自全市61所课题学校、资阳雁江五小、郫都区崇宁小学的教育同仁以及9个区市县的教研员、成都市信息技术教研员艾奉平、龙泉驿区教科院副院长何智远、龙泉驿区技装中心副主任龙荣华等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总课题组主研人员、青羊区信息技术教研员王梅主持。 为期一天的培训会内容分为两个时段。上午时段为课例展示与点评,下午时段为参研学校经验分享交流、专家讲座、课题成果总结指导与结题工作安排。上午提供了两节展示课例:龙泉三小汪大春老师执教《魔幻池塘》脑洞大开,成飞小学向璐老师执教《看得见的声音》。两位老师虽然执教的内容相近,教学内容都是声音传感器的使用,但却展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设计思路和教学风格。汪大春老师的课堂侧重思维导图的使用和程序设计,充分体现了龙泉驿区教育局的“四学”要求,将时间和空间给了学生,给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分享、创造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灵感,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程序思维和创客精神。 成飞小学的向璐老师和龙泉三小6年级的孩子们进行了《看得见的声音》课例展示。向老师在执教开始时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景:声音在日常生活主要是靠听,但是人们通过声音传感器还能让它被“看”得见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如音乐喷泉、噪音检测、声控灯、声控开关等等。同学们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对于声音传感器已经不再陌生,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测试得出结论:声音传感器捕捉到的声音越大,返回到传感器的值就越大。本课学习开始时,向璐老师用“音乐精灵”的范例导入课题,利用话筒收音的细节,让学生再次体会“声音传感器”检测声音的使用方法。同时,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及讨论,得出结论:利用声音传感器声音可以改变角色的位置、大小、颜色、造型等等。同学们思维活跃、脑洞大开。在讨论环节,同学们通过“噪音值检器”联想到“听障人士安全提醒仪器”等应用设计,展开了个性化的设计与制作,同学们也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声控灯》、《炫彩舞台》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应用,充分激发了他们用信息技术实现趣味想象的探究动力。在学生作品的展示交流环节中,向璐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通过编程把声音传感器用于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编程语言与真实世界的对话,创新作品也在不经意间诞生…… 向璐老师《看得见的声音》课例展示 学生创意编程设计 学生汇报创意作品 课例展示现场 张慧老师点评课例 课后,龙泉驿区信息技术教研员蔡晓富老师、成飞小学张慧老师分别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点评,同时对如何开展好Scratch课堂教学进行引领。 本次向璐老师的现场展示课,不仅是成飞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能力上的展示,也是区小学创意编程设计的成果汇报。正如华东师大任友群教授所言:“今天我们重视编程,已然不同于几十年前计算机教育初期的编程教育,而是在培养学生们一种‘计算思维+’的能力,让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创造实践。” 相信,成飞小学的Scratch编程教学会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成飞小学) |
责任编辑:陈冀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