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参加“2025年智力障碍及孤独症教育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25-11-24来源: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韩朝阳浏览量:1853
近日,乐山特校教师刘光红、韩朝阳赴沪参加“2025年智力障碍及孤独症教育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主办,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董李凤美康健学校承办,主题为“赋能课堂 重塑价值: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全国400余名专家、校长及骨干教师现场参会,线上观摩近万人次。
年会开幕。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秘书长俞林亚主持,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鲁鸣、中国教育学会特教分会理事长唐淑芬、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奚云斐先后致辞,分别从政策保障、行业演进、区域实践阐释特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义。鲁鸣透露,上海已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资源教室全覆盖;唐淑芬回顾“十四五”特教体系进展,并对“十五五”作出前瞻;奚云斐介绍,徐汇区作为国家特教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已达100%。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天顺提出“十五五”特教六大发展策略:普及扩容、学前与职教突破、融合推进、实验区建设、国际影响提升及数字化转型。华中师大雷江华教授指出,特教教材须完成理念、形态、结构、功能“四维转型”;华东师大于素红教授强调,培智课堂应聚焦“适应现在与未来生活”的核心素养,实施多课程协同与精准教学。 八位专家校长分享一线成果。董李凤美康健学校副校长张琴介绍“任务驱动”课堂转型路径;厦门特校校长陈莎茵阐述“1+N”职业课程体系;华南师大葛新斌教授呼吁课堂由“知识讲授”走向“生命赋能”;中国教科院冯雅静研究员解析教育案例撰写逻辑。随后,徐汇区求知小学、人大附小、虹口区特教指导中心及西南大学专家分别就普特融合、早期支持、系统优化、脑智技术应用作专题报告。
圆桌论坛由华东师大黄志军副教授主持,校长们围绕课程“教”向“学”转型展开研讨,达成“培智做精、普校做融、资源中心做通”的三轮驱动共识。 三节示范课先后亮相。董李凤美康健学校乔娉婷执教生活语文《公交车站牌》,凸显生活化与多感官参与;长沙特校王雪辉以游戏化方式讲授《乘法的初步认识》;福州星语学校赵郑禛在美术课《春如线》中融合审美与社交训练。课后,蔡蓓瑛、许海英等专家现场点评,肯定成效并提出优化建议。 会议总结阶段,华南师大谌小猛教授提炼八大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价值引领、协同共生、精准教学、科技赋能、核心素养、职业与劳动教育、系统保障与评价导向,指出年会既是对“十四五”的回顾,更是对“十五五”的战略预演。 乐山特校教师全程沉浸式参会,系统学习了特教政策、课程改革、科技赋能及融合教育等前沿成果。下一步,学校将组织专题分享,推动所学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持续探索特教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特殊学生提供更优质、精准的教育支持,助力每个生命绽放独特光彩。 |
| 责任编辑:李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