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一中:拨开思辨迷雾,点亮课堂风采
发布时间:2025-10-29来源:乐山一中 作者:余叶 浏览量:2915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近日,乐山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在录播教室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初赛)。本次活动聚焦“关系型作文的思辨立意升格”,由苏姝老师执教授课,以实战促成长,以研讨促提升,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灵动的课堂设计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智慧。 一、以学为中心,构建思辨课堂新样态 展示课上,苏老师以关系型作文审题偏差为切入点,通过“材料—立意—升格”三阶推进,引导学生从“概念界定”到“关系辨析”再到“融合立意”,层层深入,步步升维。 在“精准界定概念”环节,学生围绕“‘固本’之‘本’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指什么?”“‘应变’之‘变’又所指为何?”展开热烈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思维火花频现。这种以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不仅提升了课堂的深度与广度,更体现了青年教师对新时代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刻理解与实践勇气。
在“深度辨析关系”核心环节,学生们被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承担“依存关系”“促进作用”和“转化关系”的探究任务。第一组同学深入论证“没有‘固本’,‘应变’会怎样?”,指出无本的应变是盲目而危险的;第二组同学探讨“坚实的‘固本’如何促进更高水平的‘应变’?”,提出“本源越深,应变空间越大”的见解;第三组同学则阐释“成功的‘应变’如何巩固或焕新‘本’?”,阐明“变是固本的手段”。学生自由讨论期间,苏老师穿行于各任务小组,适时点拨、引导,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思辨能力生长的沃土。 下课前,苏老师还布置了以“望远与笃行”为话题的作文审题立意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关系辨析”方法,完成立意提纲。这不仅是对本节课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延伸与拓展,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理念,确保了思维训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以赛促教,以研促改,备课组建设再上新台阶 公开课结束后,备课组趁热打铁,组织了深入的评课教研活动。苏老师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和上课心得,接着教研组长刘璟对本次公开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青年教师需要在不断打磨常态化公开课的过程中沉淀自我,突破瓶颈,她高度认可苏老师本次教学设计的递进层次与知识构建,鼓励年轻教师更大胆积极地探索讲台个性。随后,贾守军老师、余叶老师也就课堂设计和学生反应分享了听课感受。最后,副校长胡影进行了评课总结,鼓励全组青年教师像苏老师一样,勇于探索课堂教学新样态,强调“学校发展的希望在青年,教育改革的动力在课堂”,乐山一中将全力搭建平台,支持每一位青年教师在专业道路上绽放光彩。 本次“青年教师大比武”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集体智慧的凝聚。高三语文备课组将以此活动为契机,陆续开展多轮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与反思研讨,切实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动能。 |
| 责任编辑:李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