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七中赴峨边大堡中学开展支教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8来源:乐山七中 作者:伍雪浏览量:2393
乐山七中已连续两年获评省级优秀教师教育实践跟岗基地校,为充分发挥基地校辐射引领作用,深化民族地区教育交流与心理关怀,2025年10月23日至24日,乐山七中跟岗教师团队远赴峨边大堡中学开展为期两天的送教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素养育人,深化实践赋能”为主题,通过名师献课、物资捐赠、文化互学、心理关怀、家庭走访及红色研学等多种形式,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初心,为彝乡学子的心灵成长注入温暖的七中力量。
支教传经:精准赋能课堂提质 乐山七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织教师与跟岗学员开展支教献课,精准对接大堡中学教学需求。 乐山七中心理健康老师伍雪结合民族学校学生特点开展心理调研。调研通过“绘出我的生命树”引导学生梳理成长历程与内心期待,以“彝族姑娘阿依的选择”情景讨论切入,深入了解学生学业观、婚姻观。过程中,伍老师温和引导学生:“走出大山是为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未来带着所学回到家乡,更能为彝乡发展贡献力量。” 在轻松的互动中,既为后续教育帮扶提供了参考,也为学生成长注入了积极导向。 乐山七中叶舟主任在七年级1班呈现作文指导课《五官之妙》。以 “激活感官、学会观察” 为主线,尽显善用生活素材、重方法引导的特色。课堂始用表情包激趣,“猜成语” 互动让学生登台表演,践行 “在做中学”。她还带学生细读《春》,剖析多感官描写技法,将专业概念通俗化,每讲一法便安排秋景片段写作。 化学跟岗教师王爽围绕初中化学核心内容《原子的结构》设计教学,针对知识点抽象的特点,创新采用 “微观模型演示 + 小组合作探究” 模式,引导学生亲手模拟原子内部结构,让抽象知识具象化。 道德与法治老师彭颜秋率带来《乐土同心,共筑中华一家》示范课。课程紧扣民族团结主题,通过民族故事分享、情感互动问答等精巧设计,将家国情怀与民族情谊融入课堂,情感真挚动人。
文化交融:搭建民族沟通桥梁 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增进师生情感联结,此次实践活动特别设置文化体验环节。在大堡中学依依老师的带领下,乐山七中跟岗学员及指导教师认真学习彝语,从“尼姆”(你好)、“卡莎莎”(谢谢)等简单问候语入手,感受彝族语言的独特韵律与文化内涵。课堂上,师生相互纠正发音、模拟对话,欢声笑语中,语言隔阂逐渐消融,不仅让七中教师深入接触彝族文化,更拉近了与大堡中学师生的心理距离,为后续帮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暖心帮扶:传递教育温情 为让大堡中学学子感受到来自七中大家庭的关怀,活动期间,乐山七中团队为大堡中学学生精心准备了文具生活用品等礼品。赠送现场,老师们亲手将礼品送到学生手中,同时附上暖心寄语:“愿这些文具能陪伴你书写精彩未来”“多读书,让知识成为你探索世界的翅膀”。简单的礼物与真挚的话语,承载着七中对彝乡学子的殷切期望,让孩子们在冬日里感受到浓浓的教育温情,也让教育帮扶的意义在细节中不断深化。 家访探需:深化育人实效 为更精准了解学生成长环境,针对性开展教育帮扶,乐山七中化学、政治、心理三组跟岗学员分组走进大堡中学学生家中开展家访。其中,心理组教师来到九年级 2 班学生阿诺毛余美家中,与家长、学生深入交流。交谈中,教师们了解到阿诺毛余美始终怀揣 “考上大学、走向更大世界” 的梦想,虽因家庭条件与地域限制偶有迷茫,却从未放弃努力。教师们鼓励她坚守梦想,同时向家长分享家庭教育方法,建议多给予孩子肯定与支持,家校携手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红色铸魂:厚植家国情怀 实践活动尾声,全体人员前往铁道兵博物馆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在博物馆内,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实物展品,大家深入了解了铁道兵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的奋斗历程与无私奉献精神。讲解员生动的讲述,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老一辈建设者的艰辛与坚守。 作为四川省教师教育跟岗实践优秀基地校,乐山七中此次赴峨边大堡中学的跟岗实践活动,既是对教育帮扶责任的践行,也是对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基地校优势,深化与民族地区学校的交流合作,在教学研讨、教师培养、学生成长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助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进步贡献更多七中智慧与力量。 |
| 责任编辑:李芮 |

